新闻中心讯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国家973项目等经费支持下,经3年艰苦攻关,首次发现一种在特定细胞内合成并提取出的物质“重组ADAMTS13”可以有效减少溶栓治疗脑中风时引起的脑出血,该成果有望为脑中风患者接受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相关论文1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神经学年报》(Annals of Neurology ,影响因子11.089)上。
脑中风是全球性三大致死和致残性疾病之一,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安全。目前,治疗急性脑中风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在发病时3至6小时内使用药物“重组tPA”进行溶栓治疗,但许多患者使用“重组tPA”后,脑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克服“重组tPA”引起的脑出血,一直是全世界脑中风研究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为搞清楚脑出血这一发病机制,赵冰樵率领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为期3年的研究工作,结果发现体内一种名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溶栓过程中起“破坏血脑屏障,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坏作用”,并证明通过“重组ADAMTS13”干预VWF的方法,可以大量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血脑屏障是人体中枢系统中最重要的脑保护屏障,它可阻止某些“不良分子”由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而“ADAMTS13”作为体内一种金属酶,可防止血栓在血管内形成。赵冰樵研究团队的实验证实“重组tPA”在溶栓治疗时会破坏血脑屏障,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是它诱发脑出血的“元凶”。因此找到一种减轻“重组tPA”对血脑屏障破坏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脑出血的风险,而延长“重组tPA”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发病3-6小时 ),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和降低致残率,也就是说使那些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的患者,在注射“重组tPA”和“重组ADAMTS13”后能得到有效抢救。为此,研究人员向小鼠脑内分别注射药物“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重组tPA”,首次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血脑屏障的破坏作用与“重组tPA”类似。该结果提示,两者可能对血脑屏障都有破坏作用。这一结果引起了赵冰樵研究团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研究发现, “ADAMTS13”作为专门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一种金属酶,可以调节血管通透性分子的表达,避免血脑屏障主要组分的降解,从而大大减少“重组tPA”对血脑屏障的破坏,最终有效抑制由它引起的脑出血。
该项研究首次提出并证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破坏作用和“重组ADAMTS13”在溶栓过程中防止脑出血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