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龙英才:科学技术必须为生产力服务

作者:胡灵雨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3-06-27

龙英才: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化学系教授,1939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山东大学和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任教。研究领域主要有沸石的合成、结构表征与结晶机理;沸石吸附剂与催化剂的制备、结构研究及其在异构体分离、石油化工催化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纳米沸石与沸石膜的合成及其在分离与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等。由他领导的课题组申请过61项发明专利,30项已获专利权。10项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或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科研项目获省(市)、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2009年10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荣誉称号。2010年10月获中国发明家协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第六届发明创业奖。

“向科学进军”

1956年,龙英才教授肆业于上海中学,以同等学历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学习。凭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数理基础,大学的课程他上得很轻松,大二便进入了实验室,为当时的科研组做事。

对于龙英才教授而言,对他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的阶段是中学和大学时期,而这种影响也是带着浓浓的政治背景色彩。五十年代中期,当时还一穷二白的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大力培养科学家、工程师,让科学为国家服务。到了1958年大跃进,又强力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励大家自己敢想敢创。据龙英才教授回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以数理教学见长的上海中学自建国以来出了20多个院士校友,可谓是人才济济,而他自己也是从那时候起,便秉承“要学习科学、报效国家”的人生理念。

在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实验室,当时尚为学生的龙英才参与了一种特殊晶体的研制,其研制方法是先将盐类溶解,再控制好温度、湿度等条件,让其慢慢析出晶核,逐渐长成大单晶。其结晶过程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苛,温度必须控制在正负0.1摄氏度以内,二十四小时都需要人看管。痴迷于化学实验的龙英才便主动请缨,搬了席子睡在了实验室里,一睡就是三四个月。

“晶体是在巨大的恒温容器内的溶液中慢慢长大的,一直在转动,到了晚上,晶面在红外灯加热器下闪闪发光,非常漂亮,给人是一种相当美的感受。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就呆呆地看着那个晶体,觉得太喜欢这份事业了。”

而这长成的大晶体实际上是应中国海军要求制备用来做声纳探测器的发生器。能有幸参与这个直接与国防事业挂钩的课题,龙英才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有极大的应用意义。”

毕业后他留在山东大学做助教,主要工作就是做与之前课题相近的一些应用型研究,1975年由于工作上的调动来到了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主攻小晶体——分子筛方面的研究。

“一定要做应用型研究”

龙英才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工作了几年后,逐步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也开始带研究生。作为一个一心想做应用研究的教授,他的难题还真的不太好解决。首先,学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所以作为导师一定要做一些基础性研究,保证学生可以发文章;其次做应用型的研究有很多繁琐、实际并不能发文章、但必须要做的实验,他不能将学生的时间耗在这种事情上,所以只能自己挤时间来做,项目进度迟缓;最重要的就是整体大环境的变化——理科类大学开始注重基础研究,教师的考核指标中,很大一部分是发文章的数量、引用因子等等数据,一旦不发文章了,自己搞不好就要丢了饭碗。

尽管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龙英才还是选择了首先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申请了国家基金,开始做基础研究,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但要向应用方向发展的心思一直没有从他的脑海里褪去。工作数十年,在培养了二十多名硕、博士之余,他一个人默默地做着应用型研究,竟也成果斐然。他将自己合成的一种吸附剂申请了专利,将制备方法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给厂家,并在工厂里设置了自己的中试基地-“第二实验室”。从市场上取得的经济收入,则用来继续研究。

应用型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的着眼点很不一样,给人带来的感觉也很不同。用龙英才教授自己的话来说,做应用的感觉“很兴奋”,因为它实在是太实际了。首先大规模生产要求技术的成熟度相当高:“试管里做出来的东西,人家是不会理睬的,我们每次合成分子筛,就是5到10公斤,你就产出几克的量,厂家根本不敢尝试。”其次每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在生产实际中就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这种阶段性成果能带来的巨大成就感,是基础研究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有意思的是,龙英才教授之前培养的学生后来大部分都转入了应用型研究领域,有的在企业做研究,有的自己创业。而那些已经在别的高校当老师的,还会将自己的学生推荐去他的工厂做实习。这让龙英才教授感觉很欣慰。

“我的大项目”

  从去年开始,一篇题为“点石成金 服务有机化工产业-中国足彩在线教授成功攻克醋酸脱碘难题“的文章让龙英才教授突然有名了起来,文章主要讲述他研究的天然沸石可以用作分子筛吸附剂,帮助醋酸脱去痕量碘,以免干扰下一步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意义。但在他看来,那些说法是宣传得“有点过头了”。

“我们搞科学的人不说假话。这个脱碘工艺,虽然成果是没有造假的,但是和我们主要在做的事情相比,它只是一个小项目。因为它应用的范围和使用的量都是有限的,所以总的经济效益和规模也是有限的。”

而他口中的“主要在做的事情”是建立在之前所说的那个吸附剂的项目上的。在龙英才教授退休前,他发现这个已经投产的吸附剂非常适合用在一项国家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刀刃上。据他所说,国家花了四百多亿人民币引进了两套国外的催化反应装置,所用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和现有的这个吸附剂是一样的。这样的产品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能够生产,就不需要向外国买了。尽管几十年下来,龙英才教授的应用研究方向一直是分子筛合成和吸附,并不是催化,但年近花甲的他并不甘心——“既然我的材料这么好,我也已经有做应用的基础和产业化的例子,为什么不做呢?而且一些做煤化工的企业已经购买了我的产品回去用作催化,反响都不错,说明这个项目很值得一试啊。”随即便将自己结余的近一百万研究经费投了进去。

龙英才教授看中的这个新能源项目相当值得一提,它的目的是以煤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乙烯、丙烯以及汽油等这些之前要靠石油才能生产的产品。这显然对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而在具体工业应用中,延长这种催化剂的寿命是一个大难题,但经过两年的研究,龙英才教授的团队率先宣布已经研制出方法使得这种催化剂突破一千小时寿命,在工业界引起了一定的震动,自此奠定了他们继续研究的基础。

虽然目前距离这个研究项目的完全成功还有一段时间,但龙英才教授对其有着充分的自信。他相信这么多年的努力肯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甚至连下一个要着手做的大项目都想好了,只是出于业界要求暂时只能保密。

作为一位75岁的老人,龙英才教授对物质的要求十分淡薄,女儿在美国定居,自己和老伴两人过着清净简单的生活,没有任何经济负担。在生活中,他不贪求安逸,不注重享受,在他看来吃山珍海味都“没有意义”,只有“做科学研究,为国家生产力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这样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他已经奉行了一生,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