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与防治技术研究”在儿科医院启动?3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网络

作者:孙国根 傅丽丽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3-11-12

新闻中心讯  由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全国10家高校、研究所、医院共同参与的“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与防治技术研究”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启动,该项目国家将投资3200余万元,3年内为12万6到12岁儿童进行筛查,收集1200例儿童孤独症病例,建成我国最大的儿童孤独症生物样本库,同时,到2015年建成中国最大的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筛查、诊断网络。这是记者11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3全国孤独症儿童家长国际研讨会”上获得信息。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指出,长期来我国筛查措施滞后,没有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资料,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缺乏掌握诊断技术的专业人员和缺乏清晰的干预路径。如今全国范围内拥有诊断资质专科团队的医院不足10家,社区、儿保医生筛查干预网络亦处于缺失状态,专业培训师更是少得可怜。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从孩子出现症状,直至最终被确诊孤独症,整个时间平均长达四年。但如果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最终被确诊仅需1至2周时间。王艺认为,时间对干预孤独症至关重要,18个月大的患儿经科学干预后,极可能正常回归社会,8岁的患儿再干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改变上述窘境,已启动的《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与防治技术研究》项目,3年内除为12万6到12岁儿童进行筛查外,还将对全国8个地区100名社区医师、100名小学老师、50名特教老师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干预基本培训,同时对50名三级医院医生开展系统培训,并将开展孤独症患病率调查,研究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癫痫、脑瘫等共患病情况。

王艺指出,在中国,家长对孤独症还缺乏认识。儿童孤独症有四大表现,一是孩子出生4个月后还没有社交表情,对环境反应不敏感;二是到了7-8个月时候还不会发咿咿呀呀的声音,1岁多还不会叫爸妈; 三是经常出现重复的刻板动作;四是眼睛不与家长对视。年轻家长莫大意“漏诊”。

据了解,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已开展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治疗工作近十年,至今确诊孤独症患儿已达数百例,并开展了一系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在社区的早期筛查及临床诊断工作,以家庭或社区为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康复训练等。

据悉,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的“2013全国孤独症儿童家长国际研讨会” 上,与会者除美国最大的孤独症研究基金会(Autism Speaks)外,还集中了国际上与中国合作研究的所有国际性学术组织和医院的专家,他们围绕孤独症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教育、康复训练、环境科学等领域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报告和研讨。同时还举办了孤独症家长课堂,来自全国的约300位患儿、患儿家长及4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论坛组织的家长研讨会,并进行现场孤独症的评估。现场采用专家与孤独症家长面对面的形式,对孤独症家长进行教育与培训,向他们讲述国际孤独症诊断和治疗前沿信息。大会还组织孤独症患儿进行互动活动(玩大型积木等)。上海戏剧学院同学还为患儿和患儿家长进行专场演出,受到欢迎和好评。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