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林:
公共行政系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等。
十八大报告再次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上了日程。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与社会转型的新环境下,中国城乡一体化何去何从?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城乡文化一体化”又该剑指何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重大项目《包容性公民文化权利视角下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研究》首席专家唐亚林教授带领课题组独辟蹊径,从“包容性”和“公民文化权利”结合的视角入手,希望通过对城乡文化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形态的深入研究和实证考察,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献言献策。
时代共识:包容性是未来一体化的新格局
唐教授认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推进,是在包容性发展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目标的背景下,对原有发展格局的反思。
近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很多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社会整体同步的前进和发展。因此“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建构和实践探索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时代共识,即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从而体现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步目标的包容。
中国以2002 年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标志,把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上了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但还存在问题。”唐教授说。
根据课题组去年暑期的调研结果,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呈现出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强调“小服务”忽视“大服务”的发展特征。尤其是非均等化的问题,在城乡之间引发了一系列的“鸿沟”,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偏少,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偏大,农村社会日益空心化与原子化,不能继续按照旧有发展模式来建设;流动性增强,农民工成为独立于农民与市民阶层之外的一大流动群体。“在既有制度体系的强约束与发展动力的强力推动下,新格局迫切需要战略重塑。”
独辟蹊径:公民文化权利与“3个包容”
对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探讨最先是以城乡关系一体化为起点的,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探讨侧重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整体上缺乏精神指引和强烈的问题导向。
对此,唐教授带领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研究视角——“公民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本身源自西方,但其实践却是全人类共有的,包括三层内涵:第一,物质层面———文化基础设施——有形的载体建设;第二,制度层面———文化主体内容——文化政策、体制与机制;第三,精神层面——文化发展权利——无形的权利建设。换言之,国家(政府)应在物质层面上为公民提供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在制度层面上为公民提供保障,最终发展公民文化权利,让公民从精神上获得满足,并塑造一种国民品格。
“从文化权利的角度来探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问题,是我们的创新。”唐教授进一步创新性地整合“包容性发展”与“公民文化权利”,针对未来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出“3 个包容”:对权利主体的包容,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农村村民,更包括社会各种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文化实体内容的包容,既注重物质文化内容的建设也注重精神文化的培育;对不同种类文化的包容,既充分尊重大众文化资源的发展,又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发扬各种地方性的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环环相扣:五大子课题架构实证研究
课题组围绕“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新格局”的中心主题,提出五个环环相扣的子课题:“包容性公民文化权利与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理论建构”,“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文本国际比较”,“城乡文化一体化资源整合、特色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跟踪调研与绩效评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评价指数与实证研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模式选择与制度机制设计”。
“实证研究和对策思考往往是学术界相关方面研究的软肋。”唐亚林坦言。对此,课题组专门召开报告会,多次讨论后选择了比较科学的方法:
一方面,选取东部上海、深圳、中部江西、湖南以及西部成都、重庆6 个城市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乡镇街道- 村四个行政层级,既兼顾东部、中部、西部与不同层级政府,又抓重点抓典型,同时又可以进行对比。
另一方面,兼顾两类“人群”与“物”。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考察地方文化官员以及各类文化工作者和社会民众,以了解其对文化服务、文化权利等问题的看法和评价,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基础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便利程度、使用频率等具体情况。最终对不同环境约束下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并根据评估体系对其进行再选择和再设计。
正本清源: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
唐亚林感言,尽管遇到了人力资源不足、经费短缺等困难,但目前进展还算顺利。截至今年四月,课题组基本完成了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同时进行数据的大量采集工作,且已经组织过一次调研和实地考察。发表的学术论文《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道》被《新华文摘》2012 年第17 期全文转载。
项目计划于2015 年五月完成。“到那时,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唐教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将提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构建和谐城乡文化关系,创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系列符合实际并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同样熠熠生辉的还有这一研究的理论价值:“我们希望对城乡文化一体化的价值定位和实践指向进行正本清源,最终实现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从而在学术上为当代中国公共文化与精神生活世界的建构提供理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