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模仿病人,做医学教学的“活教材”,当医学生考试的“活考卷”,这支队伍名叫“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模拟病人、演员病人,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人。在上海,这群“特殊病人”已为医学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了十多个春秋,他们在服务上海的同时也在服务着全国乃至世界。
一个角色 多重身份
王伟星是精神科组的标准化病人,由一开始扮演一种精神病状患者,到现在他可以根据角色需要扮演精神分裂、抑郁、双向性抑郁狂躁等症状的患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如今是“全科精神病人”。王伟星说,吴彦教授、徐勇医生是精神科组的培训老师,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病状的表现会给演示许多遍,然后一次次地纠正他们扮演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最终能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将所扮演的精神病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第一次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以及第一次走进课堂的场景,王伟星至今记忆犹新:“2003年10月,我头一次以标准化病人的身份考核学生,当时我旁边还坐着一位外国专家,整个考核过程这位外国专家一言未发,只是在本子上不停记录着,当考核结束后,这位老外突然站起来,对我竖起拇指接连说了三个‘good!good!good!’。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身份——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负责人Brian Hodges。
“2006年我开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记得第一次走进课堂,吴彦教授对学生们说,今天为大家请来了一名抑郁症精神疾病患者,讲台下面的学生们顿时鸦雀无声,近百双眼睛全部聚焦到我身上,我当时很紧张,生怕扮演不好这个角色,误导了学生们。这节课上,在吴教授的指引下,我成功地表现了一名‘合格’的双向性抑郁狂躁症精神病人应有的种种症状,当我走下讲台的瞬间,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王伟星和他的标准化病人团队作为“活考卷”,已使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上海医学院数千名本科生、研究生受益;作为“活教材”,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上海医学院通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应用的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并在新加坡“亚太地区国际医学教育会议”、“上海现代科技在医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医学教育会议上进行了交流,编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病人病例、摄制了“标准化病人考试辅导”教学录像,并荣获了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亮节高风 师生敬重
标准化病人谈及他们所从事的“活教材”、“活考卷”的工作,大多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为最初的“志愿者”,主动加入的目的是“公益性”,坚持数年的动力是“责任感”。接受“被培训”的历程已经十年,经历“活考卷”的体验不止百次,“培训”的过程获得了医学知识感觉很幸运、“老师”的称呼体现了人身价值感觉被尊重!
——一天里做十几遍的表演,每一遍都有细微变化但都必须符合病症反映的逻辑;一个医科生问十几项症状,每一次的应答都要把握疾病症状的重点……潮湿的手、冰凉的听诊器、按压错位、叩诊过重、不顾私密……一切不适引起的心理上的排斥都在 “标准化病人” 角色的要求里容忍下来,感觉扮演标准化病人其实需要一点点伟大的情操和忘我的境界!
——面对医学界的未来栋梁之才,设计着种种疑难、桩桩事变、件件案例来为难他们,看着他们稚嫩面孔上的紧张、委屈、无奈等种种神情,观察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令人不得不由衷地感叹:“百业最难做医生!”
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上海医学院,标准化病人的辛勤劳动深受师生们的敬重,大家都尊称他们为“老师”。首批39位标准化病人已能扮演近70种病例,如今这个团队又迎来第二批22名新成员,项目组以医护一体化为导向,将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范围全面覆盖到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所有在校学生。
2013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及教育部专家组对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教学进行全面考核后,予以充分肯定。日前,经国家卫计委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示范基地在这里成立。日后,这里的标准化病人团队将为全科医学师资的培训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