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由创新驱动,但创新不可能自动地从天上掉下来。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创新呢?创新的本质是突破现状,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突破旧的常规戒律;突破既有权威的定论、突破既有的体制标准和现行的规则条例。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说,创新就是“违规”、违现行之规。这就提出社会发展如何既要有规则秩序,又要能够容忍创新、不断更新标准,吸纳创新内容。
驱动创新的动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提炼:
首先,创新来自社会主体对利益的追逐(利益驱动)。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物质利益原则”,“人们所奋斗的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所具有的“经济理性”、是驱动行为发生的“动物精神”本能。承认这一点,有助于客观地面对创新行为、设计准确的评价原则、合理地处理物质激励的标准,而不是一味地呼唤“奉献精神”。承认并尊重“经济理性”存在,重视并运用“经济理性”对于主体行为的驱动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创新”发生机制,这也体现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遵循。
其次,从“理性”出发,创新来自对现状的不满足(即“进取心理”)。不断探索既已达至的境界还有什么可以改进,是人类自身特有的文明积累的具体表现。由此,人类将自身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能力。借助语言文字能力,人类基于理性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向上”、“向善”的“人性”特质,是驱动创新的主要因素。如何客观地面对主动进取、突破陈规的行为,鼓励敢闯、敢试、敢于“猎新”的探索行为,就成为考验人类自身设计制度规范时必须思考的命题,也是反映制度是否具有弹性活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创新来自于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主体自觉)。基于社会建构的分工关系,无论是社会的分工还是组织内部的分工,都以“合作”为条件、与“合作”相伴随,使每一个参与分工的主体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分工岗位的职责促成劳动者对自身专业化知识和流程的精益求精,不断发现可能改进的工艺技术和工具手段,由此带来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不断地创新。正是这样,在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中,我们总是提倡每一位分工主体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自觉的追求完美的文化引导。
第四,创新来自社会主体生存竞争的外在压力驱动(市场竞争环境外在的压力)。迄今为止,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运行方式和发展绩效告诉我们,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调节机制、开放性平等竞争的环境土壤,形成了鼓励创新的强大的“场效应”,激发社会生活的所有当事人都秉持“学习”的心态,激励社会主体怀有“不创新就会被淘汰”的生存压力,驱动社会发展不断攀登新的台阶。但社会在充分释放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并不就是简单地放任“社会达尔文主义”流行,对于市场可能带来的“失灵”现象,需要有与之伴随的约束和补充。换句话说,需要将市场竞争放在公平公开透明的法治规则下,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使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相互配合、互为镜鉴、包容互洽、相得益彰。就市场概念而言,表现为企业竞技活动或社会舞台条件下的各类主体之间的比较博弈,由此带来“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朴素道理。制度的竞争、发展道路的竞争、理论科学性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的能力和发展的绩效。因此,对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的敏锐感知成为激发我们奋起努力、自觉创新的动力。
第五,创新还来自消费行为的体悟和感知(消费实现对产品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揭示的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使用行为,会逐渐累积对于该产品在使用价值性能和舒适性方面的感知,与各类相关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相联系,消费者成为该产品在使用中所碰到的问题的第一信息搜集者,假如生产者能够对“客户体验”加以重视,并且建立回馈信息渠道,就可能从这种客户反馈中获得创新的信息脉冲促动,给创新提供帮助。消费行为对产品的检验信息就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正是这样,当今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开发利用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直接感知和改进建议,成为企业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促进因素。“小米”的“众创”开发模式就是一个典范。
(作者为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