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创业中践行“允公允能”

作者:龚克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5-07-09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全国范围的创业热潮正在兴起。热潮之中,需要冷静的思考。最近有学生来信,对学校发展创业园提出质疑,提醒学校不要盲目跟风。我觉得,这种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支持和培养的。

理性思考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该不该搞创业教育,二是学校应怎样搞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是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学校该不该搞创业教育?

创业毕竟不是纯粹的学术活动,而是带着商业气息的活动。当代的创新创业,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社会经济结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成为历史性潮流,根源即出于此。

可是,作为创新创业热潮就应该席卷一切吗?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搞创业教育吗?我想,创新创业作为人类社会转型发展的必要活动,必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影响社会的一切组织和个人。这就是《意见》提出要“面向全体”的道理所在。然而,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应该在全社会创新创业中找到各自的合理定位,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就是《意见》提出要“分类施教、结合专业”的原因所在。

第二,学校应该怎样搞创业教育?

这需要处理好若干矛盾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业与创业的关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足南开大学,培养“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人才,既是学业教育也是创业教育的目标。首先,学业要优先。因为它是为学生长远发展(包括创业)打基础的,基础必须优先,应该毫不含糊地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方针。

其次,创业要融入学业,以推动学业教育改革。《意见》要求,“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要打通“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等。所有这一切,都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学业教育的“融入”来深化改革,不能搞“两张皮”。

再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实践)要反促学业。创业不是课堂上就能教出来的,创业也不能瞎闯。在校内或附近办创业园,为创新创业营造环境、提供平台,是世界上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也是在创新创业中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南开大学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及竞赛、建立线下线上创业平台、拓展创业实践基地等措施,探索实施与学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训练、融合不同学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创业教育,坚定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中促进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中培养公能素质的认识和信心。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