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阳:关注普通人的“人际传播问题”

作者:李玉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0日第970期发布时间:2016-05-20

家庭结构的变迁改变了中国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促进了人际关系网络的重组。“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挑战,我们更需要研究学习人际传播。”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教授胡春阳在人际传播研究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年。

关注亲密关系中的二元互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际传播学在美国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成为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在传播学者看来,人际交流技能的贫乏可能是个人生活中失序和不愉快的普遍根源。人际传播所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特别是人在亲密关系如亲子、友谊、恋爱、婚姻关系中的沟通。

胡春阳表示,区别于商业传播或是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研究的范围定位于亲密关系沟通,更多关注亲密关系中的二元互动。“比如,我们会和好朋友促膝谈心,却不会向商场的售货员等外人讲述自己失恋的痛苦。人际传播所关注的并不是公共领域的人际关系,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间的沟通相对于其他人际关系,对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

作为一个传播学者,胡春阳特别关注普通人所面临的“传播问题”,或者说是“沟通问题”。她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家庭被誉为“爱的港湾”,但在现代社会家庭往往成为人们宣泄各种负面情绪的地方,导致人际沟通的恶性循环。

人际传播学者鼓励人们以他人为出发点进行沟通,通过学习具体亲密关系语境中人际互动的技巧进行有效沟通,打破人们凭着本能进行的有问题的沟通方式和内容的循环,有效管理人际冲突与应对人际关系的黑暗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能力是一种对于个体来说有效、对于社会来说恰当的行为。胡春阳认为,人际传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与父母、与朋友、与恋爱对象的沟通质量。同时,人们也会意识到人际沟通中的黑暗面如何存在,从而改善亲密关系。

用多种形式推动人际传播学科化

胡春阳表示,当前,传播学界研究的焦点主要在大众传播领域。而实际上,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国际传播、性别传播、健康传播、风险传播等都是传播学所包含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内传播学的版图可以说是残缺的。“我希望能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版图拼得更完整一些。”

人际传播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没有明确的学科属性,这也导致了相关研究人员和资金投入的缺乏。胡春阳希望能够从基础性调查做起,对中国家庭中的人际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吸引更多年轻研究者参与到人际传播研究中,将学科领域内的诸多问题进行细化研究。为此,胡春阳极力推动人际传播课程上传到网络平台,今年将通过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研究生院暑期国际合作课程项目开讲“人际传播理论与能力”。她希望吸引年轻人进入到人际传播实践领域,开拓人际沟通辅导这一新兴行业,为更多的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提供专业的辅导甚至治疗。

人际传播既是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乃至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但又区别于社会学意义上的人际关系研究。在胡春阳看来,社会学层面上对本土人际关系的认识是宏观的,但这无助于我们在微观和日常层面上的关系实践,比如,人情制度显然解释不了亲密关系之间的沟通问题。目前,人际传播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超人际传播”,即从原来现实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转变为互联网平台上的人际沟通,这又为人际传播开拓了宽阔的研究领域。

“人际传播研究与实践需要多元化参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胡春阳说。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