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忠:凝聚青年力量 打造共青团生态圈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年7月4日发布时间:2016-07-04

15岁,作为学生会主席参加福建省学生代表大会;23岁,成为福建仰恩大学团委副书记;28岁,担任团福建省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对于郑长忠而言,共青团早已镌刻在他的青春记忆中。

然而,2002年,郑长忠却毅然辞去正处级职务,带着对政治与人生的追问,投身学术研究。十多年来,他的研究方向始终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或许在郑长忠内心,他从未离开过共青团组织。


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运营中心主任郑长忠。本人供图

目前,郑长忠不仅是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运营中心主任,同时主持这两个“高级智库”的研究工作。他以观察者的姿态,在更为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探寻共青团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创新路径。“当我读懂了政治,才真正理解了共青团对中国政党发展的意义,也坚定了我为党团奉献一生的决心。”

至今,不论在基层团委工作时,与学生将窗帘缝制成舞台幕布办活动,还是本科哲学教授所说的“参透人生最大事,莫如矢志为人民”,郑长忠都记忆犹新。他用“激情岁月”形容那段时光,那不仅是郑长忠与共青团结缘的开始,更是支持他一生的信仰。

学术调研,怎样才能“接地气”?

去年3月,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一个面向全团的“高级智库”正式运行。作为基地的负责人,通过基础理论、战略研究、前沿试点三个方面为共青团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是郑长忠期望达到的目标。

“首先,智库应该为共青团改革的内在逻辑、时代命题的解决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提供学理支持。在此基础上,必须根据目前共青团面临的问题,提出战略性对策。”不仅如此,郑长忠认为,智库还需针对战略性对策中的具体做法,作出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样本。

事实上,早在郑长忠攻读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政治学博士时,就已经成为团上海市委的“后方智囊”,参与并推进了团上海市委青年中心的构建、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建设,以及高校内部的共青团改革、高校校际社团联盟和校园内部的协商民主等多项前沿性工作。

如果说十多年的团委工作建立了郑长忠对共青团的感性认识,那么,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的研究经历,则让他对共青团的理解更为透彻。

2005年,当郑长忠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组织资本与政党延续——中国共青团政治功能的一个考察视角》,他对共青团的历史脉络形成了非常清晰的纵向把握。在此之前,他翻阅了团中央从建团到2005年以来下发的所有公开文件,查看的内部资料和共青团网站更是不计其数。

将共青团置于整个政治形态中去考察,这种理论深度和宏观视角是郑长忠从事实务工作时未曾有过的。“过去,我只是在一个地方工作,现在,我在全国范围进行调研,不论是视野、经验、案例,都比过去来得多。”


郑长忠应邀参加中国足彩在线大学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本人供图

从当初攻读博士学位,到现在主持智库工作,郑长忠始终坚持参与式调研。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包括300多个青年社会组织,200多个社区,几十个县,上百个街镇。“我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是在参与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郑长忠看来,这种大范围的调研是实务工作过程中很难做到的,而由此形成的理论研究绝不是凭空的,一定最接地气。

“智库”研究,如何走在最前沿?

智库,常被称为“外脑”,一定程度上,它意味着对未来的预测。

郑长忠认为,自己调研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地域环境和研究对象。

如同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选择了伦敦。在上海,共青团所面临的问题在全国最具代表性和挑战性。这就决定了郑长忠在破解上海共青团工作时提出的理论和方案具有前瞻性和普世性。

另一方面,郑长忠的关注点和出发点始终聚焦在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凝聚青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与下一代人建立关系,而是与下一个时代建立关系。”

2005年,郑长忠曾对“青年自组织”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研。那时,在全国共青团系统,对存在于党政体系之外,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快速聚集的青年自组织知之甚少。

郑长忠与当时在团上海市委地区部工作的闫加伟一起,利用休息时间,找了300多个青年自组织负责人“谈心”,并且加入他们的活动,进行体验式调研。

由于很多自组织负责人本身都有工作,调研推进地极其艰难。郑长忠和闫加伟曾在寒冷的冬天,从傍晚6点一直等到晚上10点。那次访谈,三个人坐在路边大排档,被访的小伙子突然大哭。他没想过有人愿意等那么久只为听听他的心里话,也没想过自己常被人嗤之以鼻的理想能获得理解。

郑长忠坦言,刚得知这一现象时,他对这群青年非常好奇。“当我越来越深入了解他们,我很震撼,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建构逻辑与传统体制完全不同。”郑长忠尝试用马克思交往方式的理论去解释这个现象。“复合型团青关系”这个概念就是在此次大范围调研后提出的。

郑长忠深知,青年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维度,把握青年问题才能始终占据研究的最前沿。在郑长忠多达4000人的微信通讯录,集纳了各类青年。他参与青年们的互动交流,同时,还担任他们线下沙龙的顾问。“我订阅了大量青年刊物,我也刷微博,关注青年们的交流方式和关注热点。”

即使如此,郑长忠仍觉得远远不够。这也正是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采用智慧众筹,倡导“青年关注青年、青年研究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原因。

占领话语空间,改造行动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社会结构转型:第一次是基于制度变迁,即市场经济的建立;第二次是基于技术革命,即网络社会的生成。郑长忠认为,第二次社会结构转型给共青团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


郑长忠为青年们授课。本人供图

“网络社会嵌入改变了青年的交往方式,大量青年可以在体制之外形成自我组织化。此外,网络对现实社会运行逻辑的重构,导致社会权力向青年转移,出现青年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共青团必须通过构建新型整合体系,实现对原子化和组织化青年的有效整合。

生态性、平台化、枢纽型的组织形态,是郑长忠所设想的未来共青团发挥的作用。“网络社会是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双方面的建构,因此,不仅要占领话语空间,同时要改造行动空间。”

而行动空间,即组织网络的重塑要求共青团整体团建思维发生根本性变化,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共享思维。“要实现这种变化,不单要推动专职团干部改变思维,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群团改革的过程中,将懂得网络社会的人和具备参与社会组织经验的人,有效地吸纳进共青团。”在郑长忠看来,这是目前共青团改革的方向。

郑长忠将团青关系的理想状态比喻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通过生态性、平台化、枢纽型的组织形态,共青团把党的精神以及整合到的各类资源,服务于青年。不同的社会青年组织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进入,青年们遇到的问题通过共青团网络输入到整个政治体系之中。”

郑长忠强调,不能指望单个团组织解决所有服务工作,而需要通过组织形态的再造、重塑、升级,发挥共青团整体组织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地形成一个服务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使青年认识到与政治体系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青年的需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社会事务之中。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