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周婧景探究陷阱成因 防范博物馆参观疲劳

作者:傅萱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10-18

视觉层面的知识展现给予博物馆以成立的意义,但同时也让它面临危机,承载着经验与历史的立体空间在将一切向观众诉说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陷阱。博物馆疲劳,主要指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精力耗竭、注意力涣散、认识活动机能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

约在公元前 5 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1880 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发表了《博物馆之功能》的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1946  11 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7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宣告:1977  5  18 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周婧景:中国博物馆近年的发展状态是世界博物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近三十年来,年平均增加 150 家博物馆,预计到 2020 年总量将突破 6000 家。

中国博物馆学会于 1983 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 5  18 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参观博物馆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

整个社会对博物馆开始重视是一件好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学科的建设,学科建设的成熟意味着会有更多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理论,更利于博物馆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的上一代学者已经让博物馆学科从无到有,但目前博物馆学科还很年轻,还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和实务部门配合了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理论研究中有效地解决。这是一个建构博物馆学学科的漫长过程。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我在做观众研究的时候觉得,最早的观众研究只是调查,不强调科学方法,但后来发现调查不够,还需要使用科学方法,台湾翻译叫做评量性研究。评量是检验博物馆成长与发展的不二途径。评量性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区分为三个类型——置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比如形成性评估在初期展览发展过程中尝试与观众沟通,提供创造展览陈列所必要的信息,达到更高层级的教育效益、最大的情感影响力、与机械设备和展示单元沟通上最低的缺失,也就是使展览更有用。成性评量让展示单元更易于使观众了解与感到兴趣的任何评量技术。形成性评量的重要前提是倾听观众的声音,依据观众的看法改进展览。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场所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非正式教育的空间,它的教育性与学校教育很不相同,观众是自愿来参观而不是被强制学习。但很多人却有这样的感受:满怀憧憬地踏入博物馆,期待获得鲜活有趣的知识。但琳琅满目的展品展现的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但是依然遥远,甚至更加神秘。明明走近了物理距离,结果却拉远了心理上的距离,收获的只有莫名的挫败感———到头来,博物馆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满足的只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 “到此一游的虚荣。

周婧景:展品无言,如何讲述故事?应重视展览内容的策划。策展人应熟悉单个及系列物件的基础及关联信息,提炼出适切而个性的主题,确立内容框架并选择故事线,编写各级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展品,撰写说明文字,将物件碎片化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系统叙述。展览要素包括实物及其组合、辅助展品及其组合、语词符号系统。语词符号系统中说明牌是我们了解展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它往往只是程式化地交代了文物名称、器形、材质、年代等基本信息。

尽管展览提供观众的名义信息量很大,以保证了学术正确性,但进入博物馆的多数是首次观众或偶尔观众,他们对于海量缺乏阐释的信息感到压迫,有时还充斥着大量专业词汇,科研未有效向科普转化,普通观众难以理解,觉得疲惫和乏味。

这就是博物馆疲劳。是吉尔曼(BenjaminIvesGilman) 1916 年提出的概念,截至 2009 年,相关学术论文已经有 20 篇,涉及了博物馆疲劳的现象、检、原、改段,研究方法也多样化,主要有实证类研究与形式逻辑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研究。这种研究开始关注了,因为疲劳的主体是观众本身。虽然现在把博物馆疲劳称为博物馆学的一个小概念,但是事实上它是从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存在于观众中的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观众参观博物馆数小时后感到身心疲惫的现象。博物馆疲劳这个概念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但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概念、有趣的短语却引起了广泛且长时间的关注?是因为在 20 世纪中期之前博物馆更重视收藏”;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 70 年代到现在,博物馆开始重视与对象,即是与观众沟通,把受众放在博物馆工作的首位。

缓解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的疲劳,是改善观众参观博物馆体验、提高博物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也是博物馆从关注 “收藏沟通的转变标志。

研究博物馆疲劳的意义在于实践和学理两个方面。理论层面上,最大程度减少博物馆疲劳,有效提升观众观展体验,尽可能取得优质的学习效果。实践层面上,博物馆疲劳无法避免,但如果有效地缓解它,让观众在博物馆中逗留更长的时间,那么观众的收获就可能更大——是说吸引力和持续力,吸引力是使观众有兴趣进到博物馆看展,那持续力就是指观众不仅进来了,而且参观持续时间更久、参观体验效果更好。所以通过研究问题、原因和对策,探索如何缓解博物馆疲劳,努力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就可以指导博物馆从普遍意义上进行改善。

据称通常游客参观一个半小时后,就会发生博物馆疲。缓释疲劳的方式之一是叙事生动。2017  8 月,上海博物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示 49 通明代吴门文人的往来书信,上博本着让观众看懂展览的办展原则,手札旁都标记了文言文原文,并翻译成白话文。当它们互为映照、以一个整体出现时,俨然成为还原当时吴门名士的生活与艺术的最佳载体,也增加了展览本身的趣味。

周婧景:胡德(hood1988) 等一批动机研究的专家发现观众逛博物馆有高达 18 种动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动机是休闲。国内的一个研究发现,大多数观众把学习作为第三个动机,最主要的动机则是休闲和娱乐。因为现在对整个社会来说,休闲式学习可能成为一种新潮流,观众到博物馆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不一定是为了学习,所以现在博物馆也成为旅游休闲场所。因此这是一个博弈,不是说观众认为应该怎样,博物馆就应该怎么做,不是迎合而是引导。

博物馆疲劳无可避免。疲劳有几个层面,一般先是身体疲劳,观众在观展当中注意力涣散、精力下降、认识功能衰退,感到疲劳;然后这种疲劳漫延到心理层面,更糟糕的是心理疲劳会加重身体的疲劳——观众看展之后会觉得身心俱疲。

博物馆既是一个认知加工的空间,又是一个情感流动的场所,结合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进行研究,证实博物馆疲劳现象的产生有主体和客体的原因,客体上可以做一些改进,但主体上挑战更大。

所以博物馆方需要做出改变,让观众虽然身体疲劳但仍觉得被展览所点燃,会有效地克服身体上的疲劳。我认为有几个维度,第一是适时休息,比如安放座椅、设计有趣的互动、提供视频等;第二是减少耗费,动线安排、提供辅助工具、改善环境与服务品质,让观众做有限的选择,有清晰的动线、有效的标志,还有避免线路的交叉、回溯、错误等;第三是展示方式,不能简单地把博物馆作为展览不同类型器物的容器,要更重视展品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展品信息的挖掘,作为记忆载体,用讲故事的方式更生动地阐释内涵信息,不再是外在的器物信息展示,不是平铺直叙。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把握不同的传播节奏,在主题选择、传播手段、传播对象和表现手段上都有很好的发挥。

展览最大的难度是立意,就是让观众认知与情感在逻辑上达到共同的点,吸引他不自觉地融入,才能发挥主体意识,克服外在疲劳。博物馆疲劳造成观众不愉快的身体与精神体验,使得观众过早离开,艾琳·胡珀-林希尔(Eilean Hooper-Green- hill)称其为干扰博物馆信息传播噪音(noise)”,这种状态虽然是必然的,但是可尽量减少并加以改善。因为是观众自己而非机构,驱动着其在博物馆中的经历。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