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世界。4月23 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在恐慌和迷惘中,书籍带来了一股也许能安定人心的力量。
灾难面前,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体验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贵,我们既体验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伟大。生命是一本无字的大书,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学校推出特别策划,请文社理工医的老师与读者一同“阅读生命”。如何在特殊的生命体验中阅读?如何在阅读中升华生命体验?如何理解阅读的意义,如何诠释人生的使命?让我们和这五位老师一起阅读生命!
马 凌
相对于浩瀚宇宙和迢遥历史,个人的生命是那般轻于鸿毛。我们的生命在寻找意义,以期让意义的重量将我们拉向确定性的根基,如若可能,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汇入更久远广大的时空。
书籍,是生命与世界相遇的地方。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提醒我们,有两种书籍,一种关注“公共”,比如杜威和哈贝马斯的著作,有益于人类团结;有一类关注“自我”,比如海德格尔和福柯的著作,有益于自我实现。我觉得,在大学里,同学们不仅要读“大书”、也要读“小书”,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看具体的人物在具体的困境里做具体的选择,通过移情效果,感受他人的痛苦,并借此摆脱浅薄自负的自我中心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文学与艺术,弥合了“自我”与“公共”的界限,同情与同理,是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新闻与文学异中有同,英伦才子德波顿呼吁记者们向文学家学习:“如果新闻编辑室里坐着托尔斯泰、福楼拜和索福克勒斯,也许媒体就能多提供一点东西,说到底,《战争与和平》、《包法利夫人》、《安提戈涅》的故事原型,也是新闻事件。”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伴随人生,但书籍毕竟不是人生;书籍中有真理,但书籍中没有全部真理。在我们新闻学院的院训中,已经蕴含着书籍与生命的哲理:好学力行。
张军平
理解生命中的智能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物理学家薛定谔1944年写了一本《生命是什么》的书,希望从分子水平来思考生命的现象,并讨论了人类意识与物理世界的关系。自此以后,科学家们便对人工智能开始了长时间、孜孜不倦的研究与探索。
人工智能专家们希望人工智能能战胜人类棋手,从1956年第一波人工智能热潮开始,至今耗费了70余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AI依次战胜了跳子棋、国际象棋、围棋的人类顶尖棋手。
专家们也希望人工智能能像人类一样认人和识别各种目标,于是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技术,从最早的特征脸,到具有统计学习理论支撑的支持向量机,再到可以整体认人的流形学习和按眼睛眉毛鼻子差异认人的非负矩阵分解,直至现在的能与人的视觉通道神似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的预测性能、计算速度都进步显著。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已充斥了日常生活的每个毛孔,刷脸智能支付、乘车智能安检,随处可见。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我们也能见过疫情数据智能可视化、新冠肺炎CT图像自动诊断等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一些人乐观地以为,我们也许离完全读懂生命中的智能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之遥也许要跨越的是人工智能与真正智能间的鸿沟。
人类对无法量化、无法用现有书本中的理论程序化的智能的阅读和理解目前还很渺小。更需要小心谨慎,尊重自然,避免将人工智能的研究引入自毁人类或有悖伦理的失控地步。
熊 浩
待疫情过后,增加自己到图书馆阅读的时间吧;把你在读书中学到的,向别人,去讲述。
若你在疫情中彻底地遭遇了坐立难安、精神萎靡、百无聊赖,这种煎熬不是坏事,它在如此真实地提醒你,长期荒废阅读而导致的灵魂苍白。于是明了,阅读不仅仅通往喧闹或欢愉,也不单单是稻粱与工具,阅读的本质,还关乎你有没有能力神思从容的应对独处。
若你在疫情的独特生活中依旧可以在贫乏、单调与封闭中进退得宜,这份自得定然与之前你汪洋恣肆的阅读有关。因为与你相伴的,不仅仅是眼前事,更有万古长空。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对阅读无用。阅读是长期积累而至的习惯。没有什么书是必读的,这件事不要执着。这件事一旦执着,一本所谓的必读书可以轻易地摧毁你对阅读的兴趣。
就阅读而言,志趣第一。那你会对什么书产生由衷的兴趣呢?这件事太容易判断了——你在阅读中,心思沉潜于书中,与它一起江河涌流,于是乎只觉得其中大美无限,只恨光阴还不够久长。
读不下去怎么办?不妨听书。听觉阅读在今天这个时代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阅读从一种需要筹划的决定变成了一种随喜……
王 放
“阅读生命”这四个字,读起来沉甸甸的、充满了厚重感。这四个字成为了我们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团队尝试完成的使命——在中国急剧变化的土地上,阅读不同生命的生存状况,尝试推动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存。
少年的很多夜晚,我是手捧《沙乡年鉴》度过的。在这本书中,被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和“生态伦理之父”的奥尔多·利奥波德,用美好的文笔描写了他追逐动物足迹、阅读橡木年轮、倾听大雁迁徙的故事……起先我感兴趣的是书中自然生态的奇妙变化;而后我发现,书中温暖的文字背后藏着人和土地伦理的思考,也描述了人地共同体风雨飘摇的命运;再后来我意识到,所有那些有关沙乡的故事,虽然看似平淡,都直接推动了新自然保护运动浪潮,带动了一大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先行者。我用了几年搞明白这些故事背后的秘密,也在这个过程之中,把自然生态的研究工作当成了事业和追求。
在研究过程之中,我有时候能感觉到自己在和奥尔多·利奥波德进行一场虚拟的隔空对话。在他所处的二十世纪初期,世界的变化依然缓慢,人们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期待可以通过文学化的描述来实现。然而今天,伴随着全球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急剧变化,野生动物的命运已经被裹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以从13年前开始博士生涯到今天,我和我的团队在城市和荒野之中布设了超过1000个野生动物调查站,用更现代化的方法,解读了千千万万野生动物面对城市化、栖息地退缩、气候变化、人口迁徙等急剧变化时的响应机理。扎实的科研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生命,研究现在也预测未来,更可以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解决方案。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都在灾难面前更显脆弱,却又更加可贵。在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灾难,我们感觉我们的工作从未如此急迫。
刘子龙
生命的长河奔流向前,人们记住了悲壮的死亡,也记住了灿烂的生命,更多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同样需要被铭记。从医多年,虽然经历过很多生死,但我依旧惋惜每一个生命的消亡,也深知生命的脆弱。
在武汉的一个黄昏,我们医疗队的一名医生陪一名87岁的重症病人去做检查的路上一起欣赏了落日,这张“落日余晖”照片感动万千国人。生命不只有生死,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每一天的日出和夕阳,在于享受每一秒的自由呼吸。
武汉给了我很多感动。离开后,当地医生告诉我两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医生易凡和胡卫峰经历了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和拔管,最终战胜了病魔。同事问我,如果你也会这样,还会去武汉吗?每条生命都值得去守护,值得为之拼搏。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人生中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是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