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文科科研处组织部分文科学者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并重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畅谈各自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强大政治定力和中央人民政府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决心,是一份求真务实、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高等教育研究所高国希教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支撑
从中国语境来说,价值观对于民族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精神上的钙”的意义。民族复兴不只是经济的崛起和制度的建设,它还存在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肯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表现在整个精神状态上。中国价值来源于中国火热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价值观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方向,“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从世界视野来说,当今的国力竞争,深层次的是价值观之争,它会影响到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变化。中国价值是中国自信和中国故事的硬核。我们倡导的有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做出深入的阐释。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语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在全球视野中审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解决理论问题与现实关切。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教授:
制度优势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全球疫情蔓延、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却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进,这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首先,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的定海神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党中央一声令下,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次,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最后,新型举国体制的超强社会动员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组织化和社会动员的根本保障。
经济学院沈国兵教授:
建议成立中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专有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并强调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个人认为,首先要发挥出供给侧降低中小微企业生产成本,并辅以产业政策增加对中小微企业产品短期援救性需求等举措,来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通过产业政策布局推进中小微企业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来进行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发展,大幅降低企业信息搜寻成本和营销成本,提升中小微企业自身借助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积极拓展中小微企业异质品生产和产品生产转换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传统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小微企业网上服务平台和电商的运营,通过培育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来催化国内外消费潜能,开拓中小微企业面向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层级提供差异化的生产供给。
其次,要区分企业类型,建议成立中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专有性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性融资。现阶段,需要对行业企业进行有效分类,对于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精准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支持,以及税收政策“减税降费”等来有效削减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海江教授: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如果存在着推动历史的英雄,那么这个英雄就是人民。回顾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顽强拼搏,共克时艰,才能实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壮举。
坚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理念,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就要求党和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了解群众的基本需求,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沈可教授:
“点面结合、量质并举、精准施策”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梳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基本面之时,直击工作的痛点、难点与堵点问题,强调“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在持续关注保增长、保就业、稳物价的目标之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宏观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新路径之时,微观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化目标。
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转型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已难以再支撑持久、强劲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第一驱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创新”,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人口形势,也再次强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构成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新闻学院孙玮教授:
激发数字技术的创新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传播学及媒介研究的视角出发,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国家战略,有力地回应了当前新技术引发的席卷全球的传播革命。
2020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更是突显了数字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数字技术已经突破手段、工具论的范畴,正在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本架构以及人之存在的根本方式。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动能,尚处在爆发的初始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充分认识数字技术挖掘、应用、研究的极端重要性,是激发社会创新力、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要以开拓性的创新思路建立跨学科、跨界数字技术研究平台,为相关议题新的学科增长点提供发展空间,多方面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以呈现中国学者为数字技术相关议题学术共同体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