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红柳一样扎根大地,把“两弹一星”精神代代传承。
原子城纪念馆里还原的当年工作场景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吗?”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说得很对,那你们知道它们是在哪里诞生的吗?”……
在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福良一边向来参观的孩子们提问,一边指着橱窗里的老物件,讲述当年扎根戈壁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青春故事。
陈福良今年82岁,是“两弹一星”党支部书记。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党支部很特别,由从青海二二一厂退休返沪的核工业者组成,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蘑菇云”党支部。
“蘑菇云”党支部的党员们,前排左二为陈福良。
最近,陈福良一直很忙,除了“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预约火爆,6月他还去了一趟山东和青海,当地的老伙伴们也要建立“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他过去交流。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初中毕业被保送到中国足彩在线读预科,后来直升化学系深造。我是靠着助学金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才顺利完成学业的,所以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听到党的召唤,我就响应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没有犹豫,打起背包就出发了……”这段经历被陈福良频频讲起。
基地的展厅里有很多旧照片,那些年轻的脸庞意气风发,其中有一张,就是25岁的陈福良。
1965年,他从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毕业后,第一志愿就填报了第二机械工业部(后改为核工业部)。登上西行的列车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做什么。目的地有个美丽的名字——“金银滩”,“这里的名字很好听,但平均海拔3500米,高寒缺氧,即使在平地上,走快点也会气喘,手脚龟裂是常事。”陈福良说。
他们工作的二二一厂,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西部海北地区,厂区周围山头上的积雪一年四季都不融化,“风吹石头跑,眼睛睁不开,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满山遍野都是红柳”。
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环境也一样艰苦。陈福良从事的是炸药原材料分析检验工作,有一定的危险,不仅炸药研磨的时候有爆炸危险,很多溶剂也都是有毒有害的。同事们有的曾被有毒气体的刺鼻气味冲晕在工作台上,有的在切割炸药的过程中牺牲。
金银滩草原
在“两弹一星”的事业里,有数以万计来自天南海北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像陈福良一样在草原荒漠、密林深山挥洒汗水,为的就是造出中国自己的“两弹一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995年,陈福良从221厂退休回到上海,和老同事们一起住在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当时他们大都50多岁,带着“两弹人”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快融入社区。有人被推选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有人当上居委会主任、居委干部,还有更多人参与进各类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中。
退休后,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陈福良反复思考:“我们还能为‘两弹一星’做点什么?”经过多次商讨,大家拿出了自己当年在二二一厂工作、生活的用品,在西营路114弄11号102室,布置了14平方米左右的展室,展现了核研制过程中异常艰苦的工作、生活场景。这也成为全国第一个社区主办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后来,在上钢新村街道办及浦东新区的帮助下,基地搬进了上钢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添置了音像设备和实物展品陈列柜,成为街道“红润”展厅的一部分,面积扩大到上百平方米。为了添补展陈,有人甚至专程赶去青海收集资料。
现在展厅的进门处,写着大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厅内围绕“光辉历程”“激情岁月”“金色晚年”等主题布展,既有存放原子弹最小部件的“匣”、接触特种材料时使用的特殊口罩,还有防风沙眼镜、对讲机、特制工矿靴,以及大家的毕业证书荣誉证书等。
老人们细心地排好班,轮流担任讲解,身体力行传播“两弹一星”精神。他们还走进部队、机关、学校、企业做宣讲,听众超过16万余人次。有年轻人问,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是怎么坚守几十年的?
“年轻时候,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告别父母妻儿和故乡,汇聚到高海拔的戈壁滩和深山峡谷,隐姓埋名,以身许国,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现在看到这个梦一步步实现了,感觉一切都值了!”陈福良的回答带着自豪和欣慰。
这些年,党支部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中核集团公司“先进党支部”、浦东新区“两学一做”示范党支部等。2019年12月,又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陈福良到京参加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汇报发言。
在他看来,“虽然我们老了,但还有余力,要把我们的优势发挥下去,依托‘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宣传好‘两弹一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