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研究 《政治经济学通史》启动编纂

作者:傅 萱 刘翔宇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足彩在线》校报发布时间:2021-10-09

核心阅读

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政治经济学通史》,系统地梳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分析和鉴别,旨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和重大原则,发现和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一般规律的内容。

以创新思路指导的《政治经济学通史》编纂工作在我校启动,是中国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中,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从来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以史立论,史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因此,这个原创性个性化的项目是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它的意义在于体现中国当代经济学人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一般规律的认识水平,讲好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研究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尹汉宁担任丛书总主编。他表示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学理总结;研究理论史。

丛书将在这个新思路的指导下,分为九卷编写。第一卷为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第二卷为德美日崛起中的经济思想与政策,第三卷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第四卷为新古典经济学,第五卷为列宁斯大林的经济思想,第六卷为凯恩斯和后凯恩斯主义,第七卷为发展经济学,第八卷为苏东改革中的经济理论,第九卷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理论。

编写《政治经济学通史》是一项宏大的研究工程,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实施,它的亮点和新意在于:计划将迄今为止,涉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经济理论纳入政治经济学的范围。而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理所当然是世界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打通400多年来的学术流派和知识体系,打通东方和西方,打通中国和国际;避免政治经济学知识的分隔和碎片化,按照经济发展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经济治理理论这四条线索综合梳理。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经过70年的奋斗、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前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总结取得伟大发展成就的经验,探知继续深化改革的启示,都要求理论工作者准确把握新时代基本内涵和历史方位,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丛书编写团队认为,《政治经济学通史》项目选题较为重大,坚持服务于今天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服务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诉求,具有当代意义。丛书的设计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思想史的讨论,也是关于经济史的讨论。不仅是对学术史的梳理,还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回应当今的理论困惑,其不仅要面向学术界,还要发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作用。

因此,丛书的研究起点在于1615年蒙克莱田对政治经济学所下的定义,同时关注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而落脚点应该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点在于忠实经典原著,客观真实反映经济思想,目的旨归在于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编写的基本方法是以原著为基础,同时不排斥对学术界其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吸收。预计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书。

中国足彩在线-7_pdf.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