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并非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决议》重申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郑重宣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战略意义。
“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认识、检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需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也能够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主要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丰富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民族话语,同时又用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引领性的内容、科学性的方法,真理性的价值、持久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华文明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相契合,与中国历代有志之士追求民富国强的梦想相适应,与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救亡图存的愿望相一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智慧与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等都有极强的互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既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主导的文化价值形态,兼顾现实利益对社会发展的驱动,又超越了西方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的文化价值属性,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在当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两个结合”是“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实质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两个结合”奠定了我们党“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是我们党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所具有的优点和特点。
在党成立初期,在如何理解和看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我们党曾出现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等错误倾向,导致在革命实践中时常犯“左”倾或右倾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走自己的路。
193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这是我们党第一次自觉地提出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找到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其精髓要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点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面对前进道路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从未知到已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吸纳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崭新创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赋予了我们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更基本、更主动、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
“两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思想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两个结合”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两个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真理伟力。“两个结合”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探索出来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把握和正确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得来的,深刻揭示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宝贵理论品质,生动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内涵的理论总结,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两个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主动的精神伟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底气。中国的先进分子也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突破了旧思想的羁绊和旧制度的束缚。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和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文明实现深刻变革,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两个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实践伟力。一百多年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的重大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了政党属性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结合,最终创建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肇始于这一特殊的“结合”开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为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