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必须连夜飞回;为了上课,手术可以推迟。
记得那张“院士领奖归来”的朋友圈刷屏照片吗?首发这张街拍照片的好友写道,“赵东元院士昨天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回来,今天上午刚上完课,我在办公楼门口遇见他。赵院士沉潜20年,一举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很低调,那张证书就装在帆布袋里,转身又去工作了。”
9月10日,在东方卫视热播的“铸信念 育新人——‘致敬好老师’2022年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中,照片里的主角“布袋院士”赵东元又现身了。这位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与其他好老师一起,将一封封寄语信函挂在一棵“信念之树”上。他的信封上,只写着两个字:信念。
教师节当天,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及提名人选获颁荣誉证书,并启动了上海首个“师德师风建设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孔海南、同济大学教授吴於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范静、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教师侯荷梅与青年教师一起进行宣誓
为什么“课比天大”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教授赵东元领衔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创制和应用”项目,去年11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次问鼎这一多次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最高荣誉。
赴京接受表彰后,他用帆布袋装着大红获奖证书,就马不停蹄赶回上海给本科生上课去了。“其实熟悉赵老师的人都知道,给本科生上课的习惯,赵老师20多年来始终不曾间断。”他的学生田泳对老师的这份低调习以为常:“人在外地,必须连夜飞回;为了上课,手术可以推迟。这与其说是‘课比天大’的责任感,不如说是一名教师最纯朴的‘初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1998年,赵东元放弃了优越的条件从海外归来,选择进入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化学系任教。摆在他面前的是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3万元的启动经费,1000元的每月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可他却说,“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啊,你会抱怨自己家里穷吗?”
于是,赵东元带领着学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实验室,几乎每周的工作时间都超过80个小时。“赵老师的课题组招收学生,只有一个条件:必须真的热爱科学。” 学生李晓民说起赵东元,想到的词是“热爱”:“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去热爱的人,才会相互鼓励,才不会轻言放弃。”
在学校,赵东元多次被学生们评选为“最受欢迎的好老师”。赵东元在主题活动现场感言,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天职,来自学生的肯定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他也常对学生说,要始终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在他看来,要把科学精神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将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行。这些真挚话语,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以及上音学生合唱团带来合唱《理想照耀中国》
为什么弟弟无法上学
刚刚当选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美琴在京参加活动未能来到现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苏讲述着她的故事……
原来,这位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小时候看着父母因为被诊断为智力障碍的弟弟无法上学而伤心欲绝。那时起,周美琴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教师,去帮助像弟弟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带着这颗初心,她在师范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特殊教育。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她一站就是35年。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让他们的家庭看到希望,成为周美琴坚持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原因。
周美琴说,每当自己遭遇挫折时,母亲总会对她说:“你不能放弃,你要为这些孩子带去幸福!”通过视频,她也表达了自己朴素的愿望:“此刻我最想感谢的,就是35年来和我一路走过的每一位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孩子们。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爱与智慧,和你们一起写下人世间最美好的诗篇。”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吴斐讲述自己的育人故事
弃与不弃,都在一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吴斐是一名听力障碍者,也是上海唯一聋人特教本科班的首届毕业生。7年前,她放弃在央企的工作,回到母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当上一名特教辅导员,负责特教班4个年级的全部事务。7年来,有2名同学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有8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44名毕业生被世界五百强等知名企业录用。
“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在现场,戴着助听器的吴斐自信地对学生们说,“虽然听不见声音,但你们各有所长、各怀梦想。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你们勇敢地走出去,从容而自信地拥抱这美好的世界。因为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的,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上海市盲童学校、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带来歌曲《爱是我的眼睛》
为什么被网友“催更”
“老师,这块小黑板上写着:会客谈话时间以十五分钟为限。这是什么意思?” 在主题活动现场,上海市大同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顾博凯还原了他在渔阳里2号用党史资源浸润学子心灵的真实情境。他主讲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系列短视频,让他从校内红到校外,受到网友们的喜爱与“催更”。
“在那个年代,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所以当他回到上海后,许多仰慕他的各界青年从全国各地来访,络绎不绝,因此要定下谈话时限。” 顾博凯告诉现场学子,其实也有破例的时候,“1920年,毛泽东来上海拜访陈独秀,他俩就在这里谈了很久,这次谈话对毛泽东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成为“网红”,顾博凯有自己的解读:“我觉得这个‘网红’不仅仅体现在传播度上,更希望凸显的是红的底色。我们身处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所有教师、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有责任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讲授红色历史知识的同时,筑牢青少年的红色根基。”
与顾博凯一样同为“80后”思政课教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方洁在讲台一站就是十几年,她的课是学生“每周都盼着上的课”。
在活动现场,她还原了带领学生们前往杨浦滨江进行沉浸式教学的真实场景。她带学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考察足迹,把思政实践课堂搬到杨浦滨江岸线。学生们亲眼见证整洁的水岸、优美的绿化、开阔的平台,从直饮水、雨伞、充电等便捷服务中感悟“人民城市”内涵。
“上好思政课不容易,但正如总书记所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接地气、有亲和力。” 闫方洁坦言,老师要把“有意义”的课讲得“有意思”,既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