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为人,是有艺术素养的。”“人文与艺术是人的一种本能,开发得好,就爆发出来了。”
“科学比较理性,艺术比较感性,实际上科学为艺术提供了物质保障,艺术又赋能了科技。”
……
3月11日下午,“三位一体新探索:科学、人文与艺术”对谈讲座举行。在主持人刘凝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思和及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李大成以“科学、人文与艺术”为话题,进行了一场三人对谈。
有人说“科学是这个世界的骨相,人文是这个世界的肉相,艺术是皮相”,有人说它们代表了“真、善、美”。它们的定义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三位学者围绕这些议题分享了思考与见解。
科学家能为人文、艺术做些什么?
“科学很强大,很吸引人,但你静下心来思考的话,你会发现缺少一些东西。”缺少什么东西?杨玉良以一个反问,讲起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织。“一开始,你不会感觉到缺了什么,随着年龄增长,你发现缺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人文和艺术。”人文、艺术和科学紧密相连,科学离不开人文和艺术。
“对科学家而言,人文和艺术可能更加重要。”科学家没有人文和艺术修养,容易进行有悖于伦理道德的实验,做出对人类有害的东西。
“当你接触到真正的人文,内心深处关于人文的东西会被飞跃式唤醒。”在古籍保护、古籍修复上,“科学家可以发挥优势特长,大有所为”,并且,在工作中还能得到“额外的颐养”,使自己的生命体验得到滋润与升华。他做的第一项关于中华古籍保护的研究是有关纸张,包括纸的制造工艺以及影响纸张寿命的因素等。千年以来,纸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寄存、传播介质。信息化时代,纸张的重要性依旧不能忽视,比如说档案用纸就发挥着不容小觑的现实和历史作用。然而许多传统纸张的寿命都不长,科学家在延长纸张寿命能为人文艺术提供助力。
杨玉良以生宣和熟宣为例,细致地介绍了这两种纸张的区别,以此证明科学技术在人文、艺术作品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运用及其发展所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
科学由外到内,人文和艺术由内到外
陈思和谈到,“教育无非两种,一种是人文艺术教育,另一种就是现代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由外到内的教育,更多是授入的过程,强调对于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总结与传递;而人文与艺术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外在的引导去唤起一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性”。
“人跟老虎、熊猫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陈思和强调“人是有人文素养的,通俗地讲就是‘人性’。”
“人文、艺术的智慧就存在于我们最质朴的生命里,等待着教育的唤醒与催化。”为什么人文艺术与生俱来?他畅谈,当人类处于幼年时,开心时会手舞足蹈,升华了就是舞蹈;发出欢快的叫声,演化出来就是歌唱;拿着彩色笔四处涂鸦,继续走下去就是绘画……这些都是艺术最初的体现,也是艺术教育最早的印记。 “艺术教育是最贴近生命的教育,人文教育也是贴近生命的教育”,随着心智的成熟、知识面的扩展,人们会进一步接受史学、哲学乃至美学的熏陶,也就是一个人“离人性与生命的距离越来越近的过程”。
跨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实践
李大成认为“科学比较理性,艺术比较感性,科学为艺术提供物质保障,艺术赋能科技。”
“很多画家遇到瓶颈期,一直无法突破,归根到底是个人修养、学识不够,人文关怀不足。”“目前,国内美术教学、创作不缺,但高端的艺术研究仍然乏力。”李大成体会到高校的优势——丰富的资源、自由的交流、创新的可能,他期待在高校里看到成熟的艺术研究院,让艺术创作者们做一些深度跨界的高端研究。“高校在培养艺术家的过程中,能给予他们人文和科学层面的帮助。艺术界的很多创新和发展,也是从高校里最先出来的。”
现场互动:从竹纤维聊到新技术,深度对谈解锁新思考
“为什么纸张里的竹纤维生命周期比较短暂?”针对杨玉良谈到的关于“纸的研究”,现场一位书法绘画爱好者提问。
“这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杨玉良细致解释,竹纤维是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纤维素是长短不一的分子,越长聚合度就相对越高。现代造纸厂在使用竹纤维造纸时,常常会过度处理竹纤维,使得竹纤维长度变短,使用周期也就相对减缩。“如果能把造纸工艺研究透的话,就能知道用什么方式把控竹纤维的处理,延长纸张‘寿命’。”
“ChatGPT的发展与应用让很多人感到可怕,如何缓解被技术冲击的恐慌感?”一位学生提问。杨玉良回答:“我希望在50年后、100年后甚至500年后还有人讨论这个问题,这证明社会不断在思考。技术的应用背后是‘人’的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陈思和表示,关键在于人如何处理技术。
一位来自古籍保护研究院的学生从自身专业的疑惑,请三位专家谈谈对“研究古籍内容也是一种对古籍的保护”观点的看法。陈思和表示,物理性的古籍修复保护是为了知识传承。“重要的是要让古籍活起来,让它成为一种人文修养、人文知识,要有人来研究它,并传承下去。”他强调图书馆的重要性,“图书馆不能仅仅是保存书籍的场所,大家要来阅读、学习,这才是图书馆的意义。”
两小时的对谈,数十次的掌声、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的提问声……散场后,不少听众依然沉浸在“精神洗礼”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