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数学不仅与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世界,更成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应用和新技术的基石。“期待上海打造成数学科学研究的世界重镇”,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今天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说。
本次论坛为期3天,今天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帷幕。近40位顶尖科学家聚焦“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围绕基础科学研究进行深入交流。上海市副市长刘多、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校长金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共同主办。
期待上海打造成数学科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我期待未来上海能打造成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科学研究的世界重镇。”丘成桐说。
“很多重要的研究是从破破烂烂的房子里开始,然后慢慢一步步成长位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所。”在丘成桐看来,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要维持技术的先进性,需要加强创造能力。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风,比经济手段更重要。要让最优秀的基础科学人才在中国有更多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也曾涌现陈省身、华罗庚等一大批全国顶尖科学工作者,他期待上海创造面向全球的基础科学学术环境,汇聚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数学是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它与物理有很长的交叉历史;在生物和医学领域中,人们需要数学提供更高效的数据统计和处理方法;在人工智能领域中,需要数学来探索神经网络的“黑箱”运行机制。学科交叉的效果,取决于各学科自身是否足够强大。丘成桐强调,“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数学,那么应用也做不强。”他希望加大对基础科学投入,打造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完整链条,将上海打造成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基础科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让顶尖科学家的思想留在上海
金力在主持大会报告时表示,此次论坛探讨基础数学前沿创新思想和正在发生的科技趋势,探讨如何推动相关领域应用发展、让顶尖科学家的思想留在上海,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加深国际学者对上海的了解,使上海成为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和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
他表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我国数学领域与世界接轨比较早,已由跟踪进入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领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数学科学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加强统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我国如何在数学领域面向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面向未来10-20年,如何引领我国数学发展,开展前瞻性布局?他希望能通过本次论坛,回答好这些问题,推动上海在基础数学领域前沿创新水平,同时扩大公众对基础数学科学研究重要价值的了解,助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顶尖科学家共话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
此次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将数学作为探讨的重要落脚点,为上海基础科学发展,共享、分享大师智慧。7月24-26日论坛召开期间,与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将与上海科学家开展多场互动交流对话,构建科学家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上海数学研究的开放与合作。
围绕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上海近年来不断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环境。在推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发展上,集聚高校和科研机构,牵头组建国家实验室,完成高质量入轨运行。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加快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为开展前沿科学探索汇聚和培育顶尖人才。与此同时,上海以基础研究特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优化选题机制、支持方式和评价管理体系,给科研人员长期稳定支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