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新研究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这是科学家的普遍性;而临床科学家要解决的一定是关键的临床问题,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开展的创新研究,是推动创新成果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最关键环节,只有进行医学创新才能突破原有治疗的疗效“天花板”。
如今,我们面临的关键临床问题是如何提升肿瘤治疗的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真切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开展研究,突破原有的认知框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追热点发文章”先行开展课题,回过头再去思考如何结合临床。只有秉承这样的初心,才能真正做好临床科学研究,使创新成果服务于临床。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2万名患者因乳腺癌而死亡,还有更多的患者长期生活在乳腺癌带来的病痛之中。因此,乳腺外科医生面临的关键临床问题是如何提升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日益精准化的时代,“如何提升疗效”这个问题,更加具体为“如何提升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疗效”。邵志敏教授带领整个研究团队以“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为思路开展系列研究,进行乳腺癌精准治疗模式的创新。作为团队成员,我主要从两个分支角度深入研究:其一,从肿瘤的分子特征出发,探索不同乳腺癌间的差异性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其二,从患者角度出发,探索患者本身的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因素如何影响精准治疗。
首先是从肿瘤的分子本质出发,我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中国足彩在线分型”的建立。如今,三阴性乳腺癌的“中国足彩在线分型”已经完成了“临床—科研—临床”的闭环,成功在精准治疗临床试验中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中国的乳腺癌患者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而这些特殊的遗传变异本身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靶点。除了遗传背景以外,一些临床诊疗中非常明显的非遗传因素,如患者的发病年龄也会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敏感性,我们后续将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更多参考。
对于乳腺癌治疗的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治疗的工具与方法,以此突破乳腺癌传统治疗疗效的限制。
在工具创新方面,主要是治疗药物和手段的创新。国家战略对创新药物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医工交叉、医企联合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方法创新方面,主要是治疗策略的创新。我们科室正在开展的“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基于三阴性乳腺癌“中国足彩在线分型”的精准治疗伞形临床研究充分体现了工具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有机融合,将原本已经“无药可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有效率提升三倍,突破传统标准方案的疗效“天花板”,使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患者。
最后,在对工作的选择上,也许大部分人会出于对工作稳定性与社会地位的考虑,但很幸运的是,我在现在的临床工作中找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需求的契合。立志学医本是出于我个人很简单和朴素的想法。我年幼时体弱多病,深切地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也经历过亲人因病早逝,目睹了病魔对家庭的摧残。因此我从小就坚信,让更多病患重返健康,让更多家庭重归静好是一件很意义,也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如今我更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方向,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学习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使命。我是一名医生,应该在手术台旁为患者解除病苦;我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在实验室里不断寻找新的武器和方法与癌魔战斗;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主动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科普行动,为乳腺癌的防治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