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是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徐丰彦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徐丰彦教授是我国生理学奠基人和先驱之一,为了铭记其为我国生理学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基础医学院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现特向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公开征集徐丰彦教授相关纪念实物及纪念视频,这些珍贵资料将在学校、学院的系列纪念活动中以不同形式呈现。实物资料后续也将与档案馆、图书馆联系存档。
征集内容一:实物资料
01徐丰彦教授的手稿、课件、物品、相关照片和视频等实物资料(原件或复制件均可);
02徐丰彦教授和学生的合影照片、赠言题签以及其他实物等(原件或复制件均可);
03其他与徐丰彦教授相关的资料。
征集内容二:纪念视频
01徐丰彦教授的亲属、朋友、同事、学生等对其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事迹以及生活点滴等的追忆纪念视频。视频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02友情提醒:视频拍摄建议用手机横屏录制,视频格式不限。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1月1日。
报送方式
(1) 直接交送:纪念文稿、图文资料等电子文档可发送至邮箱,邮件请以“徐丰彦教授纪念+本人姓名”命名,并请注明视频名称与作者信息(姓名、联系方式、作品简介)。
(2) 快递邮寄:捐赠物可邮寄至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基础医学院,并注明相关信息、捐赠者姓名、详细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等。
联系方式
筹备组电话:021-54237308、021-54237610 (胡老师、王老师)
筹备组邮箱:jcyxydb@fudan.edu.cn
筹备组地址:
上海市东安路131号东一号楼2楼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基础医学院党政办
怀念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徐丰彦先生
徐丰彦(1903-1993),浙江淳安县人。教授,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研究领域为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重点是心血管功能的神经调节。
1927年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毕业后在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数年。1935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应聘为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授,此后先后担任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曾任医学院教务长、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主编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生理学》和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型参考书《人体生理学》。他先后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气功疗法和针刺疗法的生理机制,取得了有关针刺调整机制的一系列成果,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卫生部和上海市的科研成果奖。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上海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当选为上海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文丨张镜如 刊载于《生理通讯》2016年第35卷
徐丰彦从小跟随祖父,在祖父执教的私塾求学。小学没有毕业,考上了父亲执教的中学。在中学时,功课很好,在班上考第一名,当过班长。中学毕业后,与几个同学一起来上海考大学;但由于山区教育的英语水平不高,未能考入大学。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插班进入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中学习。通过努力,他的英语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1923年,他考入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理科。当时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理科并不强,进大学第二年郭任远教授又聘请了蔡翘、蔡堡、李汝祺等教授来加强理科师资队伍,他就转到心理学系学习。蔡翘老师是个实干家,工作非常努力,教他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等课程。由于受蔡翘老师的影响很深,他一辈子走上了生理学工作的道路。
1927年大学毕业后,他随蔡翘老师到上海医学院任生理学助教。虽然条件不好,仍坚持跟随蔡老师做科研。1930年经蔡老师介绍,他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在林可胜教授指导下开始从事循环生理学科研。在林教授身边学习时间只有半年,但受益匪浅,而且决定了他长期从事循环生理研究的方向。
1932年“一 · 二八”事变发生后,徐丰彦随蔡堡老师到中央大学任教,晋升为讲师。1933 年,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下,同时经蔡翘老师介绍,他赴英国伦敦大学 L. Evans 教授实验室进修。由于他手术精细、成功率高, 深受 Evans 教授器重。在伦敦大学学习两年,完成了博士论文,顺利地通过了答辩。随后,他转到比利时,跟随 Heymans 教授进行颈动脉窦区的生理功能研究,虽然时间只有半年,但决定了他从事颈动脉窦反射研究的方向。
1936 年徐丰彦从国外回来,经蔡翘老师介绍到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工作。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期间,他继续心血管反射的研究,完成了关于弥散性心血管张力反射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他与林可胜教授合作研究工作的延伸。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心理研究所内迁,中间在长沙、衡山、阳朔停留过,后来被借调到贵阳医学院工作。1939 年下半年,蔡翘老师邀他去成都再次合作。在物资匮乏、空袭骚扰的条件下,他坚持教学和研究,完成了较多的研究论文。在成都的五年是他研究工作最活跃的阶段,研究工作进展比较快。
1945 年初,徐丰彦受聘到重庆上海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不久抗战结束,1946 年回到上海。当时上海医学院生理学科尚是空白,他抓起了建设生理学科室的工作,从招聘人员到设备建设,逐步把科室建立起来。1949 年后,他认识到国家建设急需大批人才,就专心致志地从事医学教育工作。此后的40余年,他一直在上海医学院工作,培养了大量本科生、师资班学生、进修生和研究生,他的学生不少人已成为各地医学院校的学科带头人。
徐丰彦在担任助教时期,在蔡翘指导下进行甲状旁腺与钙、磷代谢的研究,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他在协和医学院进修期间,跟随林可胜进行了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研究,画出了窦内压和体循环动脉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指出在该曲线的中点(即正常血压水平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这一论文于 1931 年发表。
在英国进修两年期间,他完成了关于心肌乳酸代谢博士论文。由于心肌乳酸代谢不是他最向往的研究领域,所以他转到 Heymans 教授实验室进一步学习颈动脉窦区的生理功能研究。回国后,他继续深入心血管反射研究,并发现血管压力感受器并非仅仅存在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而是广泛地存在于许多器官的血管中。因此,他提出了“弥散性血管张力反射”概念,在血压升高时广泛分布的压力感受器都能发生血管舒张反射,阐明了血管张力反射对循环的自我调节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Heymans 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
他在成都工作期间完成了较多科研论文,主要是关于小肠平滑肌的兴奋性和神经支配特征。他研究了小肠平滑肌的化学兴奋性,测定了小肠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含量,分析了肠-肠抑制反射的反射弧,发现了迷走神经对小肠运动的抑制作用。他提出假设认为,迷走神经中有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两种节后纤维。但这一假设未获得机会亲自验证。
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徐丰彦积极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号召,领导教研室人员从事气功疗法和针刺疗法生理机制的研究。在气功研究方面,基于现场观察和实验研究,他和教研室的同事共同提出了气功疗法生理机制的假设,认为人在练气功时通过意识控制呼吸,从而可间接地改变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一成果获得了卫生部的奖励。在研究针刺的机制中,他亲自带领教研室的同志到医院观摩“针刺麻醉”手术,并亲自体验针刺感觉。然后组织人员对针刺镇痛从临床实验到人体和动物实验进行研究。他提出了针刺具有调整机体功能的作用,并着重研究针刺对异常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机制。通过多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针刺和刺激躯体神经对实验性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容量改变以及防御反应调整作用的生理机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这些成果曾多次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
徐丰彦在生理学教学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卓著的。在担任生理学助教阶段,他配合蔡翘老师开展教学,认真带好实验,做好示教,自己动手做实验仪器,吹玻璃划刻度,亲自到野外去抓实验动物。在抗战内迁阶段,他在生活动荡的情况下,参考 Winton 和 Bayliss 的教科书编译了一本人体生理学书稿。这本书在 1952 年出版发行,成为教师和学生喜爱的生理学参考书。
1955 年前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他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为各种教学任务编写生理学讲义。1958 年卫生部组织全国统编生理学教材内部出版发行,由他担任主编。该教材在试用二年后进行修订,于1960 年正式公开发行,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随后,1963 年第二版修订本再度发行,供全国医学院校采用。这本书在 1975 年打算再度修订出版,但由于当时考虑到内容分量过重,决定改编成生理学参考书。1978 年,这本参考书公开发行,名为《人体生理学》。1985 年起,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指导下,组织了包括科研机构在内的 12 家单位 43 位编者,在 1989 年出版了第二版《人体生理学》。全书共分10 篇、57 章,270 万字左右,是我国第一本生理学大型参考书。
徐丰彦出生在山区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生活清苦,当地宗族势力影响严重, 家庭经常受人欺侮。祖父为了不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去外地教书,一贯谨小慎微,做事规规矩矩。他随祖父生活十余年,祖父对他管教很严,养成了他严肃、慎微、孤僻的性格, 平时不喜欢多讲话。
他一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国家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上。1956 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发展和提高我国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在他的指导下,许多青年教师进行了科研工作,并在他帮助下修改完成了论文,但他都不署自己的名字。1980 年,他主动让贤,辞去了教研室主任的职务,推荐年轻的同志接替。他还谢绝了担任医学院院长的建议。他认为年轻人接替年长者的领导岗位是客观规律,也是科学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徐丰彦真正做到了严格要求,为人师表。他十分注意培养青年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十分强调严肃谨慎、 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他为青年修改文稿时,连错别字也从不放过。他对人才培养一贯坚持德才并重,而更强调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他非常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注意选拔和培养带头人才。他认为带头人才不仅是业务尖子,更重要的是能顾全大局、善于团结、与人合作共事、能带动一个集体共同前进。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他一贯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并且坚持真理,从不迷信盲从,人云亦云。当看到同事甚至领导在某个问题上是错误的,他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并以负责的态度说出自己的观点。他虽身处逆境,却仍处之泰然,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毫不动摇,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可贵品格和勇敢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格外受到同志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