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第七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聚焦畅谈“一带一路”的十年经验与新挑战。无论是老友久别重逢,还是新人一见如故,线上线下的连接互动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如今,从个人到组织、从社会到市场、从民间到官方,大家无不认识到,数字化赋能“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乃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是“一带一路”纵横万里的鲜明标识,也是古丝绸之路绵亘千年的历史基因。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了两件十分特别的“宝物”——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以及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古老沉船“黑石号”。这背后的丝绸和瓷器,都是集高超技术和优雅艺术于一体,堪称农业文明时期亚欧非陆海交往之中的“高新产品”。正是人们不断在天文、机械、航海、造船等科技领域互学互鉴和推陈出新,才能在穿越自然界限的过程中劈波斩浪,才能在冲破文化隔阂的岁月里披荆斩棘。
历史上,东西方商品流通不乏“科技加持”。在明清的外销陶瓷器中,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的青花瓷等纹饰和器形,也有为满足欧洲客户需求而度身定制的创新产品,比如彰显家族尊荣的纹章瓷。诸如此类的“中国制造”在欧洲深受欢迎,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制瓷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令人心驰神往的“东方品位”还给欧洲文化和西方文明带来了深刻影响,尤其体现在艺术审美和思想学术当中,反映在园林、建筑、家居、文学、戏剧、哲学等诸多方面。
当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数字文明的关键时期,数字资本与数字劳动迅速崛起,数字科技正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来源。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领头羊”,中国将与各方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力争在未来十年取得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新突破。同时,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方面是以“数”为“媒”,把数字经济作为“推进剂”和“催化剂”,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探索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
在中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数字农业农村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通过对相关发展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和国际交流,广大发展中国家将获得许多借鉴和启发。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要求,到2025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都将增长到15%。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大力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还要构建起常态化、机制化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产业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提供坚实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已与列车、汽车、航班、货轮一起,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和帆影。2014年,起始于西安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西安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这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丝路古都华丽转型,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另一方面是以“数”为“介”,把数字治理作为“黏合剂”和“润滑剂”,在“一带一路”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中积极创造出经济全球化新模式。
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文明交往和全球治理,就是以扁平化思维强化主体意识,在弥合数字鸿沟的基础上提升数字包容性。随着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层层展开,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合作持续加深,互联互通的新空间里不断涌现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举措。中国与东盟在政策沟通和政府合作层面开展高层次共商,智慧城市建设、跨境数据流动等成效显著。中国在东南亚引领推进数字化共建,并以赋能方式与当地共享成果,各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生态等普遍取得进步。
如今,以智慧文旅为代表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正不断展现充满魅力的巨大价值。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首届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顺利举行。“刺桐博物之城”微信小程序已经集纳了数十家展馆的藏品展览、体验研学、文创设计等文旅资源,翘首以盼的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随着全球人员往来加速恢复,通过“一带一路”更好创造和分享数字时代的巨大红利必将成为势不可挡的崭新潮流。
(作者:陈康令,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