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学院有这样一门课,作业篇篇有批注,问题句句有回音。
“每次我交了作业就会期待老师的反馈,”2020级新闻学本科生陈思甜说,“有一次我就在微信上问了老师有没有改到我的,他当时正在出差的高铁上。没想到十几分钟后老师就给我发来了批改版的文档。”
这门课程就是“新闻评论”,像陈思甜一样期待收到批改文档的学生还有很多。据悉,仅仅在2023年春季学期中,1位老师就批改了500份左右的学生作业,并为每一份习作都附上了几百字的点评。
这门专业课更延伸到了课外,由张涛甫、翁之颢组成的教学团队,带领学生们在“澎湃新闻”“红网”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斩获许多新闻评论比赛大奖,也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去年9月,该教学团队荣获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钟扬式”好团队称号。
“希望这门课程能成为师生的双向奔赴”
相较于新闻采写,对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学生而言更为陌生,如何让学生敢于表达观点、勤于落笔是评论教学的一大难题。
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丁冉在开课一个多月后交上了第一篇习作,她用“忐忑”“焦虑”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等待老师回复时的情绪,“但令我感到很震惊的是,翁老师如此认真地对待这篇不那么成熟的东西”。在那篇批改文档里,翁之颢做了不少标记,也提出了很多详细的修改建议,“他的鼓励与赞美,是很具体的,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文字被很认真地对待了,更能感受到他的真诚。”
陈思甜则形容自己平时会有些受困于“完美主义”, 对自己在意的事情常常担心做不好。她表示,翁之颢在第一堂课上的寄语让她非常触动,他说:“永远要记得莽撞地开始,拙劣地完成,也好过因为心怀完美主义而迟迟不动手去做。”
当同学们写作的热情提了上来,教师的压力也逐渐攀升。据了解,新闻评论课程需要每位学生一学期提交5篇习作,并鼓励他们向媒体投稿。这就意味着老师需要批阅近500份作业,同时为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还要尽可能早地回复学生。
翁之颢将每周授课的时间定为一个节点,向同学们承诺“当周作业当周回复”。于是,临近节点,翁之颢的邮箱提示音总会响个不停;而不少学生都收到过翁之颢凌晨发来的邮件。
“翁老师说如果大家着急投稿,可以在微信上戳戳他,他会帮大家先批改作业。”陈思甜回忆道,有一次她想写作世界孤独症日相关的评论,因为时效性较高,就微信联系了翁之颢,很快得到了详细的建议与指导。更令她感动的是,新闻评论的课堂从不以发表为终点。文章上网后,陈思甜发现编辑做了一些改动,开头加了一些数据,但她认为没有必要,且用的不是最新的数据。“向老师反映后,他回复我‘很好的思考,我来把思甜的意见发给编辑部’,后来编辑也确实更正了。”陈思甜说,“因为我平时比较容易‘咬文嚼字’,比较较真,很感谢老师包容和鼓励我的这种较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科研任务繁重,为什么还愿意花这么多时间手把手教学生写作?
在翁之颢看来,一位老师将教学、实践、科研相统一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他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就读的都是新闻学专业,从学生转变为老师,与学生们相处时,他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在学生时代感受与思考。“哪些专业课能真正带给我知识和技能?我想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有回音。”在他看来,学生虽然可以在模仿中学习,但不少细节仍需老师或业界人士给予指导和答复,才能明白新闻写作背后的逻辑,从而保持长期、稳定、高质量的输出。“我希望这门课程能成为我们和学生们的双向奔赴。”翁之颢说。
翁之颢在结课时对同学们寄语
“学会思考,然后表达”
在信息化浪潮对行业传统造成巨大影响的今天,除了“怎么教”,团队更注重的是“为什么教”。重点打造课程的用意在何处?我们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这些问题,是团队把控课程开发、教学安排的核心。
在米博华看来,今天的舆论转向了“普遍表达”的生态。互联网平台涉及的时事评论问题,通常是网民聚焦之处。各种观点意见纷至沓来,莫衷一是,有时产生尖锐对立,往往使人们感觉到高时效性的评论、有真知灼见的观点供给严重不足。因此人们对新闻评论的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成倍、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加。
“这个时代不缺观点,缺专业判断,它被大多数人需要,却只有少数人在实践。因此,无论以后有没有从事新闻行业的意愿,理性表达的能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恰恰需要新闻评论课程。”翁之颢这样表达新闻评论对于同学们个人能力的锻炼。
正是在这门课上,不少同学第一次对新闻专业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发现了这个专业的可爱之处:有同学认为这门课促使自己从嘈杂的舆论场中抽身,安安静静地思考、写作,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对社会输出深思熟虑的见解;也有同学经由这门课的启发重新审视互联网上的种种负面言论,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网络表达方式。即使不少同学志向并非新闻行业,他们同样在这门课上收获颇丰。
“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主流媒体应当自觉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通过新闻评论标志国家的前进方向。”米博华这样阐释新闻评论的使命。
因此,在团队看来,开设“新闻评论”课程的意义,从小处来说,能帮助同学们对社会时事作出更深刻的思考和更专业的判断,并有力、清晰地表达观点;从大处来说,也能够营造一种理性讨论的社会环境,弥合社会分歧,乃至于在国家的道路和旗帜问题上起到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翁之颢常常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从批判性的思维角度看待问题,不是为了找到正确的观点,而是为了发掘出有意义的观点。
去年春天,全国陆续有高校对外开放,而“大学应不应该向社会敞开大门”这个话题也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兴趣。彼时,翁之颢已经在《新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市民带娃参观深大被拦,大学校园开放与否该听谁的?”的评论,列举三条大学的特殊性,提出观点“在校园开放问题上,切莫忽视了大学,以及身处其中的师生的感受。”
但在课堂上,翁之颢仍旧鼓励同学们“先思考,后表达”,而不是着急站队,选择那个“对”的立场。在他的鼓励下,2020级新闻学本科生陈诗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就同一事件发表了意见相左的评论,题为“市民带娃进校园被拦:大学开放是必要的‘麻烦’”。
“观点争鸣不是极端情绪的对立,而是双方都能理性而有效地表达自己。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加剧某种分歧,而是为了促进共识。”翁之颢说,“我想更多人经过专业的观点表达、梳理训练,以后的言论生态是会渐渐向好的。”
“百年老店”再出发
“新闻评论”课程团队的主干,是恰好涵括了老、中、青三代的三位教师。作为“90后”青年教师,翁之颢在团队中受益匪浅。
“米博华院长执掌人民日报评论部多年,对于评论的文体发展、当下的评论走向、好评论的标准,他都有非常权威的判断力。我有丰富的写作实践,但是缺乏从评论的历史、发展等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因此,恰恰是和米院长的沟通,弥补了我在时间跨度上的经验欠缺。”提及团队内部“老带新”的情况,翁之颢这样感慨。
张涛甫作为中国足彩在线课程团队负责人,全流程改造了中国足彩在线教学流程,带领团队探索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育和卓越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主流评论教育经验范式。这种范式也是团队传授给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核心。
“在张老师的‘新闻评论’课堂上,不仅有‘澎湃评论’小组,让我们可以直接在微信群中和澎湃评论部的老师讨论选题与写作,还有李泓冰、白岩松等资深新闻人进课堂的活动。”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张闻迪说,“能把稿件输送向业界,是我成为新闻人道路上的小小里程碑,能听学界、业界的老师共同授课,满足了我对大学课堂的想象。”
除了教学技巧方面外,思想理念也是团队传承的重要部分。
“钟扬老师是高校优秀教师的一面旗帜。”教学团队始终把钟扬老师爱国爱党、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引为榜样;始终把钟扬老师教书育人、为国造材、为民造福作为人生目标;始终把钟扬老师毕生奉献国家科研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作为职业追求。“虽然我们和钟扬老师所从事的专业方向有所不同,但他的情怀、品格和贡献应该被大家所共同分享。”米博华说。
“新闻评论”教学团队邀请白岩松为同学们带来讲座
青年教师翁之颢对钟扬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深刻理解。“我觉得‘钟扬式’好团队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叫做‘课比天大’。你只有全身心地把教学当作使命来对待,才能够指望教学能够卓有成效,让同学们获得收获,同时产生对学校真正的归属感。这就是我觉得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的事情。”
对于教学团队而言,获得“钟扬式好团队”既是荣誉,也是鞭策,鞭策着教师们继续以“钟扬式”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关课程。
教学团队将会进一步向着一流目标迈进,本着“开放、融合、主流、创新”的理念,从理念优化、模式探索、师资建设、平台拓展、成果产出等多个方面聚力建设,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正如米博华所言:“决不能因为中国足彩在线新闻学院是个近百年的‘老店’,而有任何的松懈。一直向前看,一直向前走,引领潮头,是复旦新闻学院、也是教学团队生生不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