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神圣家族》一书,反驳青年黑格尔派把群众看作“非批判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得益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不但能够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个“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而且能够以物质生活资料为经济基础,形成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从而成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从群众的生产劳动和革命运动中获取实践经验。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与法国和德国的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经常参加他们的集会和讨论。他揭露了当时“工人在精神上和在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的状况,同时指出工人具有无尽的智慧,要广泛听取工人意见,吸纳工人观点。马克思认为:“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种社会现状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他和恩格斯还多次深入工厂和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那里了解各国的经济状况,掌握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一手信息和资料。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弗里德里希·列斯纳曾指出:“马克思认为同工人晤谈具有莫大的意义,他找的是那些并非奉承他的而是真诚地对待他的人。他认为倾听工人们对于运动的意见非常重要,任何时候都愿意同工人们讨论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谦虚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撰写和整理《资本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之所以能在精神生产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归根到底都是以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群众的聪明才智为基础的。因此,他们强调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要积极向群众学习。1890年,恩格斯在《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一文中,分析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的相关教训,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成员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真正成长起来的要求,明确指出:“他们这些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总的说来,应该向工人学习的地方,比工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要多得多。”这也为无产阶级政党更好发挥“先锋队”作用提供了必要指引。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人民群众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在1919年召开的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明确告诫:“我们还是农民的学生,而不是农民的先生。”1920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列宁指出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力量,共产党人应当更好地发挥群众的首创作用,做到“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中直接指明要想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而在俄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最大程度拥有“全部知识财富”的便是以农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富有无穷的创造力,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理论智慧是在群众的实践经验中产生的,汲取理论创新智慧必须善于总结群众实践经验。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真正亲口吃到“梨子”的人,能够从直接经验中收获真知,因此“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还由青年时期的亲身经历出发,指出在学习中必须保持谦虚,“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总结党百年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必须继续坚持“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保持“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的清醒认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问政、问需、问策等层面出发,在信赖人民、依靠人民的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以人民为师,总结既往的经验教训,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确定有效的行动路径。
(作者单位: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