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擘画了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具体安排,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须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这一过程中,顶层设计是引领、是目标,确保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长期性、宏观性与系统性;群众路线是基石,赋予美丽中国建设以民主性与实践性,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力量源泉。
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发挥着全领域全方位的引领作用,是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导向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整体性、系统性安排。首先,顶层设计将美丽中国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作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确立了美丽中国建设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既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又要统筹好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还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其次,顶层设计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引领与具体的行动计划。《意见》指出,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美丽中国全面建成。要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实施重点行业污染减排计划,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通过顶层设计、目标引领和行动计划,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扎实稳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最后,顶层设计推动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实施机制。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确保美丽中国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推动部门联动、促进区域合作、加强政策协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合力和长效机制。
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他们的需求和期盼融入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让群众理解、支持并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全过程。这种民主智慧能够使我们更加精准地把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使美丽中国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确保人民群众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不竭动力,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使美丽中国建设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就要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各项决策制定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不仅可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还会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及时响应,更能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美丽中国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既要以人民为中心,也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享有者。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必须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三、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纳入规划体系
规划是从理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际的桥梁。我国规划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不同类型的规划。实践证明,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不同行政层级规划的纵向传递和层层落实是国家决策高效执行的有力保障。可以说,我国具有的长期规划传统和战略规划的定力,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纳入规划体系,对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兼顾,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规划合力。
第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编制发展规划,阐明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经营主体行为,保证美丽中国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中国建设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并且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根据《意见》,未来“十五五”规划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规划着重在整体提升,以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在我国规划体系中,发展规划是编制各类规划的总遵循,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性、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上升为国家意志,为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地方发展规划要紧扣国家和上级政府编制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地方实际,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要求有效传递到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形成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国上下“一盘棋”。
第二,“画好”国土空间规划这张美丽中国蓝图。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规划,是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等经济社会活动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不仅是要治愈“城市病”,更要治好“生态病”。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在于把握好国土空间规划的“底线思维”和“控制原则”,坚持集约节约、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发展理念,划定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三个空间”与“三条红线”。编制与实施好国土空间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发展立规矩、给保护划定“红线”,通过科学划定城市无序扩张的“天花板”和生态空间保护的“底线”,倒逼地方政府挖掘存量、社会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做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三,要在区域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中突出美丽中国建设相关内容。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巨大,具体到不同区域,建设重点、难点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不能采取“一刀切”,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和企业“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层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特定区域以及能源、交通、工业等特定领域的重点问题解决、重大目标实现上,需要围绕发展规划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地方和行业特色,通过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科学编制,因地制宜地制定深入、细化的具体落实方案。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规划,根据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生态环境要素特征以及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的时限,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全局加以考量,统筹协调好未来各级政府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长期战略、中期规划和近期行动。
第四,通过规划协同,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美丽中国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既要通过强化规划体系内部的有序衔接,发挥好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支撑作用,形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又要建立健全覆盖规划全门类、全领域、全过程的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确保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自上而下逐级传递细化;还要建立健全规划在编制、实施、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评价体系,通过弹性指导和刚性约束“双管齐下”的方式,充分发挥规划塑造发展、规制发展、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在规划编制阶段,要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开发建设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规划实施阶段,以中期评价、年度考核等为手段,动态监督跟进规划执行情况,将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确保规划目标落实到位;在规划验收阶段,通过规划后评估对整体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为新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依据。
第五,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全过程,体现美丽中国建设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美丽中国建设,发挥规划的顶层设计及其权威优势,宏观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节奏和步伐;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与实施中来。顶层设计就是要有自上而下的战略定力,而群众路线则要有自下而上的强大动力。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决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同心协力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作者分别为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系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