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去西部支教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想走出自己的玻璃盒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扎根,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而支教本身,又是打开一个个玻璃盒子,让孩子的未来不受眼前的境遇所限。在这一年里,我发现做老师,最享受的是学生作出锁眉困惑的表情,而后展颜豁然开朗的时刻,因为那时能听到玻璃盒子破碎的声音。
第一次站上讲台,作为英语老师在介绍完课堂公约、学习方法后,我想稍稍撼动学生们关于“英语”的认识。他们在课前调查中写道“因为中考要考英语”、“为了和外国人说话”,或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我告诉学生们,应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虽然不一定能面对面见到外国人,但在信息时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作用不可忽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我们能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学生似懂非懂,但都听得很认真。
一年后,我再次问“为什么要学英语”?这次学生的答案更多样了:“我能学着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了”“我知道了外国人怎么过圣诞节”“我可以请外国人吃洋芋了”……我在黑板上演示“一笔四线连九点”的思维游戏,当把直线划出九个点的范围以外,经过冥思苦想的学生发出了小声惊叹。“Think out of the box”,我写下了这句话,“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有上百种‘雪’的说法,知道这一点,甚至学习这些词汇以后,你眼里的‘雪’也会有千百种形态了。”学生露出了学语法时不会有的微妙表情。
要成长,便要接触盒子外的世界,拥抱多元。我和娃娃们“套近乎”的考虑,在阅读课上讲《小王子》,在晚自习放《忠犬八公的故事》《猫鼠游戏》《海上钢琴师》,把TED视频“游戏创造美好生活” 布置成假期作业进行英文摘抄。娃娃们很受用,愿意和我分享观后感,激情讨论故事情节和演讲内容。不论暂时理解到哪个层次,开始思考,就是好兆头。
“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这句鼓励,我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爱好与快乐,也在互动的过程中,从他们做的事里,看到了一个个娃娃鲜活的个性和成长的努力。教育是相互的,我也有被学生们教育到的时刻。那天,我请数码琴班的学生帮忙打扫教室,特意找了以往蹭课玩琴、没认真练习的两个学生。中途我出去换水,本以为回来时会看到他俩偷懒打闹,没想到他们蹲在地上老老实实地用抹布抹地,一边喘气一边碎碎念:“咦,你看这块儿脏得,一会儿水来了再抹一遍。”结果是两个孩子打扫完,仔仔细细把工具归整,比我自己打扫得更干净。我使劲夸奖并给他们小零食作为奖励,他们害羞地摆摆手,但在享用劳动果实时还是不亦乐乎。
这一年在日复一日的备课、上课、看背书、改默写、讲练习、小测验中飞驰而过,我该重新启程了。但这一次,在生活的一方天地外,我将带着远方的回忆和牵挂,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