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召开70周年。万隆会议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彪炳史册的事件,对后来国际关系进程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精神至今仍历久弥新。
2025年4月24日,“万隆精神70年——在全球挑战中强化全球南方发展”(Seventy Years of Spirit of Bandung: Strengthening Global South Development Amidst Global Challenge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万隆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旨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球南方团结与共同发展。研讨会由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印尼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学院、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会议得到印尼中国商会总会及数家中国驻印尼企业支持。
来自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印尼大学、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新加坡国立大学、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社会科学人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三十位学者参与研讨。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宾萨尔·潘查伊坦、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王鲁彤、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印度驻印尼大使桑迪普·查克拉沃蒂、印尼海洋与渔业人力资源标准化与认证中心主任安娜斯塔西娅·丽塔·蒂西亚娜·德维·库斯瓦尔达尼、印尼外交部副部长阿里夫·哈瓦斯·乌格罗塞诺、印尼创意经济部副部长切切·鲁肯迪、印尼西爪哇省省长德迪·穆利亚迪等政要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为研讨会做主旨演讲。研讨会吸引印尼各界人士以及十多个亚非国家四百余人参加。
4月24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印尼万隆普尔曼酒店举行。开幕式正式致辞之前,当地歌舞团表演了西爪哇省热情的孔雀舞,欢迎各方客人。
大会主会场
致辞环节
印尼大学校长赫里·赫尔曼西亚、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拉赫马德·维贾亚·萨克蒂(代表加里波第·托希尔主席与林优娜副主席)、印尼中国商会总会会长孙尚斌分别致辞。赫尔曼西亚教授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强调南方国家团结、务实合作对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苏长和教授强调,万隆精神是国际规则体系的基石,在大变局下,全球南方协作将对国际秩序重塑起到关键作用;赫马德·维贾亚·萨克蒂和孙尚斌皆指出,中-印尼经济存在互补性和广阔合作空间,呼吁两国加强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
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宾萨尔·潘查伊坦讨论了印尼的外交战略,并指出印尼致力于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及国家治理质量的提升,印尼将通过务实外交实践万隆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回顾了万隆会议的历史,指出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万隆十原则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其对应对当今国际秩序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表示中国将继续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担起守护和平安宁之责,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指出,万隆精神对于促进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印尼特别希望在经贸、科技、粮食、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领域加强对华合作;印度驻印尼大使桑迪普·查克拉沃蒂回顾了印度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强调了南方国家团结自强的重要性;印尼海洋与渔业人力资源标准化与认证中心主任安娜斯塔西娅·丽塔·蒂西亚娜·德维·库斯瓦尔达尼讨论了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印尼外交部副部长阿里夫·哈瓦斯·乌格罗塞诺阐述了印尼外交政策,强调印尼作为地区大国和沟通桥梁的作用;印尼创意经济部副部长切切·鲁肯迪、印尼西爪哇省省长 德迪·穆利亚迪阐述了创新经济以及贸易投资在促进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主旨演讲结束后,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际关系特别顾问林优娜主持了互动研讨,来自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阿里夫·安沙里·优赛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中国清华大学教授赵可金、格林美环境集团王燕宁等四位专家学者围绕主旨演讲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鲁彤大使作主旨报告
大会会场
议题一:战略自主与全球南方韧性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指出,特朗普2025年再度执政引发了以贸易保护主义和极端经济民族主义为核心的“特朗普冲击波”,不仅将破坏全球经济秩序、加剧衰退风险,更将严重阻碍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贺嘉洁指出,万隆会议凝聚亚非新生国家力量,其倡导的团结、去殖民化与不结盟精神深刻塑造了东盟的核心理念——在坚持战略自主与经济自强的基础上维护区域团结。面对地缘政治新挑战,中国可通过增强互信、深化联通等举措支持东盟延续万隆遗产,共同捍卫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权益。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大国地缘战略竞争中,“万隆范式”为当前及未来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其倡导的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等原则不仅塑造了双方以发展为导向的伙伴关系,更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了替代西方模式的规范框架。印尼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埃维·菲特里亚尼指出,特朗普2.0时代引发的全球乱局正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提供战略机遇。南方国家应发扬“万隆精神”,依托多元合作平台,建构战略自主和战略韧性。印尼卡查玛达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达弗里·阿古萨利姆指出,在当今全球治理面临多重挑战之际,必须以道德伦理为基石,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秩序,方能真正实现全球南方在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环境正义等领域的共同诉求。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印德里安娜·卡尔蒂尼讨论了万隆精神的当代适用性,以及印尼在增强全球南方战略自主性中的作用。
第一小组发言嘉宾
议题二:以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重振万隆精神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薛松揭示了中-印尼信仰外交从象征性接触发展为制度性合作的多层次共建过程,并讨论了这种交流互鉴对促进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意义;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中国研究院博士后薛星杰提出,当代万隆精神推动全球南方从“批判者”转变为“建设者”,通过文明平等与创新合作突破霸权逻辑,开创包容、共生的人类文明新范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路径。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等下属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潘氏红春提出,应以文化外交和人文交流复兴万隆精神,推动越-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助力构建以人为本的韧性东盟共同体。乌达雅纳大学中国-东盟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伊·克图特·阿尔达纳指出,全球化中的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需加强文化外交、强化社会文化资本并构建区域韧性,以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印尼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院教授永·马赫穆迪提出,1955年的万隆精神开创了全球南方团结的新范式,而升级版的“万隆精神2.0”正通过文化外交和民间交往重构当代国际关系,推动公民社会、青年和基层运动成为新型外交主体,以构建更加平等互联的世界秩序。
第二小组发言嘉宾
议题三:人工智能、高科技与全球南方的数字未来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刘晔指出,国家规划能力与执行能力的失衡是导致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困境的核心因素,其根源在于传统安全思维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延展,以及公私部门协作不足等。他进而通过构建“全球智慧治理”方案提出了重构国家治理能力的路径。上海华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楠讨论了智能电网无人化作业中无人机、低轨卫星及人形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前沿应用研究。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罗希姆,讨论了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GAIGI)如何通过强调数字主权、共同发展和国家政策多样性,为全球南方国家打破西方主导的AI治理体系提供替代方案。印尼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实验室副主任维克托·德万托讨论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南北差距问题,重点探讨了南南合作如何通过联合研发、人才培养和社区项目实现“南方制造AI”的突破性发展,从而使AI技术成为南方国家团结协作的新纽带。
第三小组听众
议题四:以南南团结加强全球治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赵可金讨论了“南方理论”的建构问题。他指出,“南方理论”作为全球南方寻求知识自主性的理论建构,在坚持南方独特性的同时,仍需处理与北方的辩证关系,并需要兼具跨学科、比较视野和中层方法论特征。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讨论了21世纪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三重趋势演变——南北差距缩小、南南内部分化加剧与经济融合加速,指出后疫情时代亟需通过强化多边机制来应对可持续发展危机,以维护全球南方的共同利益。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殷之光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为理解国际秩序转型提供整体性分析框架,指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因脱离马克思主义传统导致对“全球南方”等整体概念的认知断裂,而中国实践不仅继承了这一认识论传统,更为当代国际秩序变革开辟了新的理论可能性。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韩培讨论了为何全球南方国家在经济实力超越G7的背景下,却仍未能在塑造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实现1955年万隆会议设想的反殖民主义愿景,认为其根源在于内部发展不平衡与外部结构性障碍的双重制约。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际关系特别顾问、印度尼西亚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林优娜尝试立足印尼本土智慧重构万隆精神理论体系,并结合印尼在东盟、G20和BRICS的多边外交实践,提出全球治理机制改革方案。
第四小组发言嘉宾
议题五:可持续未来:推动全球南方的能源、粮食安全与医疗发展
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综述了中国从卫生受援国转变为全球卫生重要贡献者的历程,指出中国正通过健康丝绸之路等合作践行万隆精神,并将在数字健康技术领域推动全球卫生治理,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余博闻探讨了中国政府自2015年起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转型的动因与机制,揭示了这一进程如何通过规范本土化、规范创新和政策共同体反思三重动力,从顶层愿景逐步细化为包含程序性规范(东道国包容性对话)和操作性规范(国际标准本土化)的具体治理体系。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马克森修斯·特里·桑博多总结了全球清洁烹饪能源可及性现状及挑战,指出到2030年仍将有约18亿人无法获得清洁烹饪能源,并基于“清洁烹饪转型钻石政策框架”(基础设施、市场机制、公众宣传、技术创新四大维度),提出应通过南南合作推动清洁烹饪能源转型。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里奥·苏里亚·拉马丹指出以金砖+和东盟为代表的中等力量集团应通过清洁能源开发、技术转移和可持续金融三大支柱,重振万隆精神并构建更公平的全球能源秩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安汇报了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战略中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价值,指出该技术可提升单产15-30%,并通过“产学研政”协同模式构建从研发到推广的完整产业链,为印尼实现粮食安全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第五小组听众
在全部议题讨论结束后,研讨会进入总结致辞环节。苏长和与印尼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学院院长索普拉亚特纳作闭幕致辞,对中印尼各方对本次纪念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祝愿万隆精神常青。
中方部分学者代表在万隆会议纪念馆留影
据悉,作为本次大会的发起方和共同主办方,近年来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把走出去作为学科学术的重点之一,搭建“全球之治世情实践育人”平台,围绕全球治理和比较治理,深入周边国家,在大周边国家主办的重要活动有青年全球治理设计大赛(YICGG,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坦纳,201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2024年匈牙利布达佩斯)、澜湄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中国足彩在线老挝万象,2019年柬埔寨金边,2024年泰国普吉)、比较治理讲习班系列(2023年越南河内大学,2025年老挝国立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