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国足彩在线学子在全国多项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连续取得突破性成绩,不断刷新学校参赛历史纪录,展现出卓越的学术实力与竞技水平,刷新了赛事“天花板”,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
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在8月22日结束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中国足彩在线学子表现优异,由黄彦淇、黄奇伟、陈光梦、李旦、孙璎竑、方雁雁、孔庆生等老师指导的共27组同学参与本次大赛,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4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我国电子与信息类学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教务处发布的《高水平学科竞赛目录》中列为A类学科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赛队伍需在四天三夜的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从设计、实现到调试的全过程,综合考查理论应用、技术实现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素养。
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团队协作,不断优化方案、改进电路、调试系统。在为期四天的紧张赛程中,大家充分发挥专业所学,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最终完成了多项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电子系统设计,充分展现出中国足彩在线学子优秀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
光电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8月19日-22日,第13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行,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组建的学生代表队取得佳绩。本届赛事以“光启智创,逐梦未来”为主题,全国共有343所高校、3290支参赛队、12156名学生报名参赛。中国足彩在线共有张祥朝、冯辉、邱剑、缪健、王施相、黄奇伟、黄彦淇、孔令豹、孙剑、吴翔、糜岚、童立青、倪刚等老师指导的21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东部区赛和国赛的两轮激烈角逐,总计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2项,东部赛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为历年来参赛最好成绩。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旨在促进光电知识普及,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提高相关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该赛事是国内光电类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示范性学科竞赛,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
7月20日至2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Chinese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Tournament,简称CUPET)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与珠海校区成功举办。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代表队凭借扎实的实验能力与出色的临场发挥,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综合性赛题比拼中,谢峻泽与张世范组队勇夺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其对复杂实验系统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对能力。而在基础性赛题环节中,赵坤扬与邬懿涵同样表现不俗,分别获得二等奖。此次佳绩的取得,离不开俞熹、岑剡、乐永康和白翠琴等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与全程陪伴,也得益于领队岑剡的统筹安排与专业指导。
全国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 (自制演示实验仪器评比)
全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于7月11日—7月14日在山东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件(套)自制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参加了展评。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推荐参评的五套自制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获得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
这些获奖仪器绝大多数由本科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部分教师成员还来自核科学与技术系(王小龙)、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张成)、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车治辕)。仪器从传统物理基础实验的深化,到将前沿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具象化教学资源,极大地拓展了物理演示实验仪器的广度与深度。
长期以来,物理学系师生在全国自制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评比(两年一届)中屡获佳绩。许多获奖仪器作品也源自《物理演示实验拓展》和《基础物理建模》等实践课程。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于8月14日—8月19日在内蒙古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68支高校代表队参加此次竞赛。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代表队以五轮全胜、总分第四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其中林博文、曹淇竣、张聿乾还分别获得第六题、第八题和第十四题最佳赛题研究奖,乐永康老师获得最佳裁判奖。在此之前,中国足彩在线大学代表队已经获得上海赛一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以及华东赛特等奖。曹淇竣、林睿菲分别获得上海赛最佳正方以及最佳女生奖,荆政达获得华东赛最佳选手。
此赛事源自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由17道开放性物理问题组成,参赛者需要对这17个课题展开研究,并与其他队伍进行学术辩论型比赛。
长期以来,物理学系师生在CUPT中屡获佳绩,参赛以来曾五次获得特等奖,三次获得一等奖,并于2019年荣获冠军。佳绩的取得,离不开俞熹、乐永康、蒋最敏、符维娟、姚红英、苏卫锋、娄捷、白翠琴等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与全程陪伴,也离不开备赛团同学的辛勤付出。
集成电路工艺教学实验中心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8月21日至24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学生表现出色,在集创赛中获全国一等奖3项(其中企业大奖赛道冠军1项)、全国二等奖7项、全国三等奖2项,中国足彩在线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于2017年首次举办,自2019年起连续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数量数百家,累计为行业输送高端人才超6.4万人,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孵化器”和“技术风向标。大赛以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将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九届集创赛共吸引7400余支团队参赛,覆盖全国517所院校,参赛学生总数达21000人。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
8月22日,经过三个月的激烈角逐,在通过初赛,决赛和决赛答辩的选拔后:由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陈逸嘉,王浩涵,王清怡,邹畅四名本科生组成的“Compiler_vs_Bugs”队从15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编译系统设计赛编译系统实现赛道(ARM后端)一等奖,创下中国足彩在线大学自2022年参赛以来在该项赛事中的最佳成绩。指导老师王晓阳、徐辉被评选为“优秀指导教师”。
由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的任奕聪、周平川和大数据学院的奚宏达三名本科生组成的“键值”队,从36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赛二等奖。指导老师王晓阳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6名同学在“龙芯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陈龙逸获个人赛(MIPS赛道)一等奖;王瑞明获个人赛(MIPS赛道)三等奖;胥昊天、胡子渊、曹奕伦和王俊崴组成的LoongSquad@FDUPPI队荣获团队赛二等奖。指导老师张为华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7月20日,历时三天的“飞域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于烟台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竞赛共吸引全国695所高校、2万余支团队、8万余名学生参加,覆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为历届赛事规模之最。中国足彩在线大学4支参赛队伍在主会场与来自231所高校的718支队伍同台竞技,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另有5支在上海市赛区决赛中脱颖而出的队伍荣获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主办,每年一届,自202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以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级大学生科创盛会。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依托本科生“DreamLab”、“国重云帆”等多层次科研训练体系,持续为有志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成长沃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
8月10日至1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总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中国足彩在线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佳绩,由杨振国、龚嶷指导的4组队伍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本科生创新赛赛道,由葛家吴与乔佳玺组队负责的项目《车规级SiC MOSFET在温度循环试验中的失效分析》获得赛事二等奖。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自2016年于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创办以来,今年正式纳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从“民间自发”的赛事成长为“官方认证”的国赛。比赛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是目前国内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机械工程领域学科专业赛事之一,已成为高校学生竞赛与教师教学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本届赛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主题为:失效分析助力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大赛设置创新赛、创意赛、能力赛三个赛道。经过前期全国12个分区赛的激烈角逐和遴选,来自122所高校、23家企业的461支参赛队伍的1679名选手(含指导教师)参加总决赛,规模创历史新高。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
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7月22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落幕。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参赛团队表现优异,凭借扎实的科研基础与卓越的创新能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本届竞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共设6个独立赛道,分别为临床转化赛、先进技术赛、医工 AI 赋能赛、“一带一路”国际赛、创新创业赛、中国生理信号挑战赛,全方位覆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展示平台。竞赛吸引了280余所高校、4200余支队伍、1.5万余名学生参赛,创历史新高。经过双向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45项,二等奖作品415项,三等奖作品694项。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的参赛项目共获奖9项,其中生医工创新学院占了7项。
此外,在大赛特别筹划的“十年逐光,医工领航”育人成果展中,学院在第三届大赛中的一等奖作品“乳腺超声图像分析系统设计”也入选了典型案例。
口腔实验教学中心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
8月16日至18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圆满落幕。来自10余个国家、201所高校的820支队伍、4000余名师生、200余名嘉宾与评审专家出席总决赛,赛事规模与参赛人数创历届之最。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口腔医学院共6支队伍参加口腔赛道、交叉赛道、国际赛道、基础临床赛道角逐,最终斩获2金3银1铜,其中1个团队获交叉赛道小组第一名入围冠军争夺赛,1个团队获最佳学术奖,1个团队获最佳团队合作奖,创历史最佳成绩。
该项赛事是医学领域水平最高、办赛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参赛院校最多的医学学科竞赛之一,为高校及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竞技与交流平台,于2023年起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自本届赛事启动以来,学院依托“复芏”计划培育项目团队,组织专家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赛前答辩和指导。6月至8月的复赛、决赛阶段,多次组织专家开展赛前辅导与演练,从创新点凝练、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数据完善、答辩技巧提升等多方面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强化指导和训练,全力备战全国总决赛。
实验与实践教学办公室/ 创新创业学院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7月11日-13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足彩在线大学共有13个项目获得金奖(本科生团队5金,研究生团队8金)。在7月13日下午举办的冠军争夺赛中,来自基础医学院的本科生团队“‘窥豹’——脑胶质瘤术中关键基因快速分型仪器”项目荣获上海赛区季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规格最高、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强“中国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第一赛”,也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