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附属华山医院输血科夏荣教授等在 Blood 杂志上发表题为 “USP25-Mediated Talin-1 Stabilization in Platelets: A Novel Mechanism of Hyperreactivity and Thrombosis Risk During Aging”(《USP25介导的Talin-1稳定性调控:衰老过程中血小板高反应性与血栓风险的新机制》)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衰老过程中USP25通过稳定talin-1稳定性调控衰老所致血小板活性增强。
多项研究显示,血小板的功能状态是评估血栓性疾病风险的关键因素。衰老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小板高反应性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衰老过程中血小板功能增强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系统揭示了衰老过程中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新机制:衰老伴随的血小板整体泛素化水平下降与去泛素化酶USP25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这一现象在老年小鼠与老年人群的血小板中均得到证实。
机制研究发现,USP25可直接结合整合素活化的关键蛋白talin-1,并特异性作用于其K869和K2049位点进行去泛素化修饰,从而稳定talin-1蛋白水平、增强血小板活性。功能实验证实,USP25缺失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整合素激活等功能,延缓动脉血栓形成。最终,研究利用USP25的小分子抑制剂AZ1在体外和体内模型发现,抑制USP25可部分缓解衰老相关的血小板高反应性。这些发现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衰老-USP25上调-talin-1去泛素化-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栓形成”的完整调控轴,不仅阐明了衰老相关血栓风险增加的分子基础,也为干预年龄相关性血栓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来源:附属华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