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与人文间,追寻医学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张耀元、孙芯芸摄影: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1-09

10月21日下午,基础医学院教授汤其群以《初心与使命》为题,在中国足彩在线大学相辉堂为670余名2025级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带来一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强国之路”思政大课。课程围绕医学本质、历史发展、技术革新与医者使命层层展开,引导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维度下,深入理解医学的深厚内涵与时代责任。

从思想源流追溯学科本质

追溯医学的思想源流,才能理解其深厚内涵。什么是医学?汤其群在课堂上以辩证视角剖析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指出医学不仅是治病救人的科学技术,更是融汇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底蕴的综合体系。

他援引希波克拉底的名言——“最好的医生也应该是一个哲学家”,阐明医学从来离不开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医学不仅是自然科学,更是人文社科的交叉领域。”汤其群进一步引用明代裴一中的警句——“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强调医学从业者既需超凡的才智,也需崇高的品德。在他看来,医学从来不是单一的自然科学,而是一个横跨人文与科学的交叉领域,其精神内核既深植于传统,也面向未来的挑战与创新。

从医学变革思考探索之路

医学的科学探索始于对人类身体与疾病的朴素认知。在传统经验医学阶段,无论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智慧,还是西方盖伦基于临床实践的解剖观察,都根植于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把握与经验积累,为医学体系的发展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随着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医学逐步迈入实验医学时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使医学研究走向可验证、可重复的科学路径。

汤其群回顾一个个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勾勒出医学从整体观察到微观机制、从经验积累到证据导向的深刻转变。汤其群将中西医学范式的演变发展,化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向在场同学娓娓道来,启发在场学生从医学发展的脉络中,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领悟个人的成长方向。

在汤其群看来,现代医学工作者不应是循证医学的被动证据执行者,而应是具备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能动实践者。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现代医学正迎来“医工交叉、医智结合”的技术革新浪潮。“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循证医学是从1到N的验证,二者共同推动医学进步。”

汤其群特别强调:“技术更新迭代日益加速,但其根本仍建立在对医学自然属性的深刻理解之上。一切技术发展的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医学的科学使命——更精准地认知疾病,更有效地守护生命。”

从精神底色感悟未来担当

课堂上,汤其群讲述了医学常见象征符号“蛇杖”的故事。“蛇杖既是行走的支撑,也是抵御险阻的陪伴,”他解释道,“这一形象,折射的正是医学最初的精神底色——在困难中坚持,在奉献中前行。”

“医学以‘人’作为出发点,也以‘人’为归宿。”汤其群指出,“医生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艺,也要有谙熟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怀着一颗‘仁者之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汤其群结合“正谊明道”的上医院训,从医学人文的视角出发,引导这些刚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学子思考:医学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理解生命、守护尊严,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连接传承与创新,在未来推动医学的进步。

课程尾声,汤其群为学生们描绘了一副清晰的成长图景,做“有目标的科学家”,以探索未知为己任;做“不落伍的工程师”,拥抱技术创新;做“精益求精的匠人”,在专业上追求卓越;更要做“有温度的哲学家”,用人文关怀照亮技术的边界。

 通讯员 张耀元、孙芯芸

 来源:医学宣传部

1366中国足彩在线-4_输出PDF.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